龙女收起法镜,银铃串的响声带着新的使命:“弟子明白了,娑婆浊世不是要逃避的地方,是要深深扎根的土壤。就像菩萨的莲花,根在污泥,花向净土,这才是圆满的修行。” 她赤足跳回灵山,将娑婆世界的真实景象化作无数幅画卷,分发给前来参加法会的众生,“让他们也看看这真实的世界,明白修行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是为了兼济天下。”
沙悟净将降妖宝杖扛在肩上,透明珠子里的流沙河已变得清澈见底。“弟子要回流沙河了,” 他对着观音菩萨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践行的坚定,“那里也是娑婆浊世的一部分,弟子要在那里继续修行‘回眸’的功夫,像菩萨那样,在最浑浊的地方,照见最清澈的佛性。”
观音菩萨望着沙悟净离去的背影,又转头望向娑婆世界中正在发生的改变:守将放下了屠刀,农夫拿起了工具,道士停止了争斗,子弟开始了修行…… 她的金杖轻轻一收,贯通两界的桥梁化作无数道流光,融入每个正在觉醒的众生心中。
“是时候回去了。” 她对着普贤、文殊二位菩萨微笑着点头,不二衣上的 “观自在” 法印与灵山的佛光完全融合。当她的赤足重新踏上法海的莲台,眉心的白毫突然射出一道光,将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同时映照在法海表面 —— 两个世界看似对立,却在光的深处连成一体,就像慈航道人与观音菩萨,看似不同,实则是同一颗慈悲心在不同时空的显现。
普贤菩萨的白象对着娑婆世界最后长鸣一声,六牙喷出的愿力之光在那里种下 “大行” 的种子。“每一次回眸,” 他月白袈裟与观音菩萨的不二衣相触,“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的度化之路,就在这一次次的回望与驻足中,变得越来越坚定。”
文殊菩萨的青狮同时低吼,鬃毛光剑在娑婆世界刻下最后一道 “智” 光。“每一次顾盼,” 他的法剑与观音菩萨的金杖相击,发出清越的响声,“都是为了更明地洞察。我们的智慧之光,就在这一次次的观察与觉悟中,变得越来越明亮。”
当观音菩萨的身影完全回到灵山,法海表面的娑婆景象渐渐淡去,却在水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 那是无数双渴望被度化的眼睛,是无数颗等待觉醒的心,是她从慈航道人到如今,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这便是娑婆浊世的意义,” 她在心中默默说道,金杖在法海中央轻轻一点,一朵同时开着玄门仙葩与释门莲花的奇葩缓缓升起,“它让慈悲有了践行的对象,让智慧有了运用的场所,让每个修行者都能在回眸顾盼中,明白‘为何而修’‘为谁而证’。”
灵山的法会仍在继续,而观音菩萨的心,却已在娑婆世界与极乐净土之间架起了一座永恒的桥梁。这座桥,一端连着她作为慈航道人时对苦难的最初感知,一端通向她作为观音菩萨时对度化的最终圆满,而桥的中央,刻着四个大字:不舍众生。
她知道,只要娑婆世界还有一个众生在受苦,她的回眸就不会停止;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未觉醒,她的顾盼就不会终结。从慈航道人到观音菩萨,这份对娑婆浊世的牵挂,就是她修行的全部意义,也是她慈悲心最圆满的体现。
青黛色的祥云再次铺开,法海的莲台继续绽放,而观音菩萨的目光,却始终留着一道缝隙,望向那片既浑浊又充满希望的娑婆世界 —— 那里,有她永远的牵挂,也有她永恒的修行。
喜欢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