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青狮用爪子推开船舱的破洞,鬃毛光剑在船板上画出逃生的路线。“渡海需三勇:勇对巨浪,勇破我执,勇救生灵。” 他的法剑挑起一块带血的船板,藏青僧衣的梵文咒语在木板上凝成 “无畏” 二字,“你当年用玄门的‘避水诀’破浪,配着释门的‘楞严咒’壮胆,就是这个道理。” 光剑突然指向深海中的漩涡,“那海神正在漩涡里兴风作浪,你打算如何破他的法术?”
观音菩萨正将竹篮浸入海水,闻言抬头望向漩涡。漩涡中心漆黑如墨,却有无数冤魂的手从水中伸出,抓向落水的渔民。她想起五百年前,自己也是这样站在怒海之中,看着海神化作渔翁模样哄骗渔民驶入暗礁区。那时她还只会用玄门的 “定水咒”,如今掌心的竹篮,却比任何咒语都更有力量。“先救人。” 她将心头血滴入竹篮,渔装的衣角沾着海水,“当年我太急着斗海神,结果船没稳住,倒让五个渔民被暗礁撞得粉身碎骨。”
第一缕蓝光从竹篮透出时,漩涡旁突然传来少年的呼救。一个穿着书生衣袍的少年抱着断裂的桅杆,正被浪头抛向暗礁,他怀里紧紧揣着一卷书,书页在浪水中散开,露出 “道德经” 三个字。观音菩萨提着竹篮踏浪而去,刚要伸手,就见少年猛地抬头,眼中竟有海水在打转:“是你!我梦见过你!穿白衣服,用竹篮救了我爹……” 少年突然呛了口海水,咳出的血落在竹篮里,竟让篮中的蓝光泛起金光。
“这是‘血契’。” 龙女的镜碎片在竹篮上方组成海图,银铃串的响声带着急促的喜悦,“您当年的航海图里说,至孝的血能引舟靠岸!” 镜中突然映出五百年前的画面:慈航道人跪在暗礁上,抱着一个呛水的少年,用自己的血喂他喝下符水,素色道袍被浪打湿,却在少年睁眼时笑得比浪花还亮。
沙悟净撑着木筏跟在后面,降妖宝杖化作船桨,一头划开巨浪,一头托起落水者。他看见一个染血的老渔民正用最后一丝力气将同伴推向木板,自己却沉入浪中,他手中的渔网,竟与慈航道人当年编的竹篮用的是同一种藤条。“这就是‘渡化不灭’,” 他将老渔民拉上木筏,透明珠子里的流沙河正与竹篮里的金光共振,“您当年说‘航线在图上,更在心里’,五百年了,这航线还在救人呢。”
竹篮里的蓝光渐盛,观音菩萨的渔装在浪涛中若隐若现。她一边往篮里装着漂浮的木板,一边默念着五百年前的水诀,指尖的海水滴在竹篮上,竟长出细小的海藻。突然一阵巨浪卷着漩涡撞向木筏,海神的狰狞面影出现在浪尖,手中的浪锤化作巨蟒,直扑竹篮而去。“道家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她抬手将竹篮挡在身前,渔装无风自动,露出脚踝的伤疤,“释门亦言‘如鱼游水,自在无碍’,你这巨浪,挡不住慈悲的航向。”
巨蟒在蓝光中化作水汽,海神怒吼着扑来,却在触到竹篮的刹那惨叫一声,手臂化作冰棱。“不可能!” 他看着自己结冰的手腕,“五百年前你不过是个懂些水性的道姑,怎么会有如此神力?” 观音菩萨舀起一勺海水泼去,海神的身体立刻冒出白烟:“五百年前我救的是命,如今救的是心。” 她指着木筏上正在互相搀扶的渔民,“你看,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把木板让给同伴,这念力凝成的船,比任何法术都坚固。”
普贤菩萨的白象突然撞开巨浪,六牙喷出的金光在海面组成竹篮阵。“该显‘鱼篮观音’相了。” 他的月白袈裟裹着无数竹篮落在海面,“你当年总说玄门的法器太刚,释门的法宝太柔,如今这竹篮,是用你道袍的丝线混着袈裟的经纬编的。” 白象用鼻子推着竹篮,“记得吗?那时你编篮编到指尖出血,却说‘篮有三分漏,需用七分诚’。”
文殊菩萨的青狮鬃毛化作光网,将竹篮阵连成一片蓝色的陆地。“渡海如说法,” 他的法剑在光网上划出 “空性” 二字,藏青僧衣的梵文咒语与蓝光相融,“篮是有形的舟,心是无形的舵。你看那少年,抱着父亲的灵位救起孤儿,他心里的孝勇,比任何法宝都能破浪。” 光网突然晃了晃,“就像你当年,明知冲进漩涡会损道基,还是把最后一个竹篮给了素不相识的船工。”
观音菩萨将竹篮阵连成一体,心头血与海水交替滴落,阵中立刻腾起白雾,在虚空组成一朵巨大的莲花。她望着莲花中浮现的景象:五百年前的慈航道人在浪涛中挣扎,如今的鱼篮观音在海面上度人,两个身影渐渐重叠,素色道袍与粗布渔装融成一片湛蓝。“我当年总想着‘力挽狂澜’,” 她用竹篙搅动海水,声音里带着五百年的沉淀,“后来才明白,有些浪要靠勇,有些难要靠等 —— 等众生心里的善念掌舵,等邻里间的温情扬帆。”
浪涛最急的深海处突然传来喧哗。一个落水的商人正举着金条要砸向救他的渔民,却在看到渔民手中的竹篮时愣住 —— 那竹篮上刻着的海浪纹,与他亡母生前绣的帕子一模一样。观音菩萨赶到时,正看见商人扔掉金条,抱着渔民恸哭:“我不该为了赶货超载…… 报应啊……” 她将竹篮递过去:“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道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渔装的袖口擦过商人的泪痕,“现在上船,还不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