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短距离助游,相互碰撞拥挤乱成一团,注定全军覆没。只有巧借潮尾长距离助游,才能超速、超高、超远飞行,让良莠不齐的群体飞越河口门子,上演一场胜利大逃亡。群体加速后逐渐拉开了距离,自行分成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由大燕鱼率领,全是二尺长以上的精壮燕鱼。中间是第二批次,由一尺半左右的青少年燕鱼组成。第三批次,是小燕鱼、怀孕的母燕鱼和燕鱼中的老弱病残。潮水很快退干,大燕鱼已经率领群体游到大西山南海底。
倏然间,燕鱼群密箭般“刷刷”钻出海面,“扑棱棱”剧烈扇动鱼鳍。
第一批次在大燕鱼的率领下,一条不少地跃过挡网,凌空飞跃河口门子。
大燕鱼飞到空中,才知道空中的情势比海里更凶险。密匝匝的海鸥群上下翻飞,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空中“挡网”,杂乱横亘在批次面前。它沉着冷静,带领批次闪电般避开鸥群。鱼鳍与海鸥羽毛刮蹭,发出尖锐的“刺拉刺拉”声。
它们和死亡近在咫尺孤注一掷,千钧一发扣人心弦,终于化险为夷。
大燕鱼虽然带领批次脱离险境,也产生错觉,把天空当成海洋。当它视觉恢复正常,也和西庙山近在咫尺。它来不及调整方向、提示后面的批次,义无返顾地撞上悬崖。“啪”地一声暴响,大燕鱼率先在峭壁上撞得粉身碎骨。
随后一阵“劈劈啪啪”暴响,第一批次精壮燕鱼,全部在峭壁上撞得粉身碎骨。一团团鱼鳍、鱼尾、鱼骨,呼啸着反弹出去,沸沸扬扬落到下面海里。
第二批次燕鱼飞过挡网,一头钻进余惊未息的鸥群之中。两个不同种群在空中剧烈撞击,响起一片惊心动魄的“噗嗤噗嗤”声。一条条燕鱼头破血流,一只只海鸥开膛破肚。有的燕鱼与海鸥粉身碎骨,有的穿膛而过;有的和海鸥镶嵌为十字交叉。西海海面上空,飘下纷纷扬扬的羽毛,洒落淅淅沥沥的血雨。燕鱼和海鸥的残体,“噼里啪啦”从空中落下来,爆起一片片白里透红的水花。
海面上,一层白亮亮的脂肪是裹尸布,裹挟尸块去往深海厚葬。侥幸穿越鸥群的燕鱼一路盲飞,落进南岸树林子里。它们有的挂在树杈上晒成鱼干,有的落在灼热的沙丘上被活活烫死。几条燕鱼已经成功突围,因为恐惧触犯了飞行禁忌,不是逐渐降低高度滑翔入水,而是垂直坠落入海,一个不少摔爆了肚子。
最后的燕鱼批次体能孱弱,根本飞不过挡网。衰老的燕鱼鱼鳍退化,勉强飞离海面。生死关头,它们最大限度挖掘身体潜能,相互照应鼓励。它们把燕鱼孙孙、宝宝、病秧子、老寿星们,裹挟在批次中间。它们借助前两个批次产生的飞行效应,悉数钻出海面,成功地飞跃挡网!第二批次燕鱼和鸥群产生血腥撞击瞬间,形成的缝隙没等弥合,最后的燕鱼批次万分侥幸地穿越出去,稳稳地落在西海海面上,创造了零伤亡奇迹。它们劫后余生,头也不回地游向深海。
燕鱼后代们从此后远离是非之地,再也不赶潮流进入河口门子。
一群大鲈鱼也想飞跃挡网,刚跃出水面被弹回来,翻出鱼肚白。挡网底层,铺满长脖、小嘴、七星、牙鲆等比目鱼类,再一层层往上叠坝。挡网中层,被鲇鱼、鲐巴鱼、加吉鱼、巨大树叶子一样的鳐鱼挤占。挡网上层是白眼梭鱼、红头鱼、鲅鱼、快鱼和刀鲫子鱼登。梭鱼和大鲅鱼,都把自己当成锋利的梭镖,“嗖嗖”射出水面,义无返顾地撞在挡网、网杆和网纲上。前面的梭鱼和鲅鱼“劈里啪啦”掉下来,后面的梭鱼和鲅鱼前赴后继往前撞,再“劈里啪啦”掉下来。
被闷死挤死的鱼类大张嘴巴,在挡网边漂了白花花一片、厚厚一层。玳瑁露出锅盖一样的龟甲,划动一对对浆片,小筏子一样在网边巡游。斑海豹撅着猫和兔子一样的胡须,浮出水面,锲而不舍地寻找出口,发出焦躁的“吱吱”声。
大西山南海底、小西山南海底、南关沿、盐场老李大河、沙包子大鸭湾、吕屯大沙河直至上游永宁大河,各种回游鱼类,在浅水中绝望地活蹦乱跳。
潮水逐渐退下去,挡网内层层叠叠的鱼越积越厚。底层鱼上不来,中层鱼动不了,上层鱼翻不过身。鲈鱼、胖头鱼、梭鱼逆流而上,游进老李大河做“两合水”鱼类。狐狸在海边往来穿梭,把搁浅的大鱼拖上岸,匆匆掩埋继续捕猎。
海鸥越聚越多密集,天空斑斑驳驳,地面上花花搭搭。鱼越聚越厚,形成一座坚固的鱼坝。水位越来越高,海水从鱼缝中渗出,如同雨后海边流淌的山空子水。“网袖”后面,一圈旋涡围绕着独杆旋转,里面逗留一团褐色的泡沫。
拴“网袖”的纲草绳越抻越细,快被崩断,又猴筋一样慢慢抻回来。时机已到,爷爷迫不及待穿上水叉子,乘筏子下海巡鱼。潮水不退干,奶奶坚决不让他下海冒险。水叉子是连着靴子的胶皮连衣裤,齐胸高,用带子挎在脖子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