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父亲一动不动,它用湿漉漉的嘴巴在他脸上嗅,用爪子在他身上敲,把耳朵贴在他胸脯上听,像宋先生诊察病人。外面的狼不耐烦,“呜呜”低鸣。
花脸狼小心谨慎,无法确定这个人是死是活。它仿佛知道父亲装死,坐在他面前,耐心等他露馅。父亲吓的迷糊过去,被狼吃了也醒不过来。花脸狼低声叫了一声,外面的狼依次钻进来。一对对眼睛射出强烈绿光,窝棚里没有一点儿暗影,像打开绿色无影灯。它们在父亲脸上嗅,在身上敲,在胸脯上听,然后蹲伏在一起,你哼唧几声我哼唧几声,有的摇头有的点头,像郎中们会诊。
边外人憨厚无比,边外的狼却坏出水。群狼无法确定这人是死是活,花脸狼转身抬起一条后腿,往父亲脸上泚了泡腥臊的狼尿。后面的狼轮流来到父亲身边,都抬起一条后腿,往父亲身上泚尿。绿光倏然熄灭,没有半点声音。
群狼闭上眼睛,在黑暗中静静等待。良久,草铺上的人仍一动不动,它们无声地钻出窝棚。老鱼坑里的癞蛤蟆,没露头没叫一声。土里面的蝲蝲蛄,没串动一下。栖息在大榆树上的鸟儿们,早被狼尿熏的头昏脑胀。睡着了的鸟儿们遭了殃,一不小心松开树枝,“噼里啪啦”掉进下面水坑里。
老家小西山山上的狐狸,对各家各户的小鸡了如指掌。大草甸子上的群狼,对各家各户的孩子心中有数。哪家新媳妇进门,哪家婴儿呱呱落地,哪家新添了鸡鸭鹅狗,无不在群狼的算计之中。当爷爷在老鱼坑边搭了窝棚,就引起群狼的关注,等待什么时候住进什么人。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十个指头咬哪根都疼。对于某些女人来说,最小的孩子才算亲生,不是对其他孩子疏远,而是孩子又多又密照看不过来。那当时,叔叔四岁,奶奶把全部精力用来哺育叔叔。
奶奶顾不上父亲,才任爷爷一个劲地折腾,让花脸狼和群狼钻了空子。爷爷的大钐刀,才是群狼的克星。他的鼾声,是全家的安全网。这一夜,奶奶给叔叔喂了三遍奶,以为父亲在里屋睡觉,不知道被爷爷逼到老鱼坑窝棚里。
这一夜,父亲分成两个人,一个是身体,另一个魂儿。从花脸狼狼进来的那一刻,他的魂儿与身体分离,漂浮在窝棚顶,亲眼目睹自己身体面临的惊险。要不是被吓掉了魂儿,他早已鬼哭狼嚎,被花脸狼开了荤。
天亮后,老鱼坑里的癞蛤蟆才敢“啊啊”“哇哇”大叫,把父亲的魂儿叫回来。等爹来了,他要向他哭诉昨晚发生的一切。爹再铁石心肠,也不能拿儿子喂狼。他求爹送他到大营子念书,将来一定当上县太爷,做第二个董万顺,为小西山董家光宗耀祖。他先当上边外的县太爷,再回老家复州城当县太爷。
爹还让他住窝棚,就不是爹而是花脸狼。爷爷除了在大草甸子那一回,再没睡过懒觉。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地里干活的家,另一个是吃饭睡觉的家。
父亲也有两个爹,一个在地里干活,一个在家里吃饭睡觉。外面下刀子,爷爷呆在家里也不闲着。他五冬六夏起大早,走路急匆匆。只有吃完晚饭,他才哼着小曲儿从家里出来,慢慢溜达到街上,站一会儿再溜达回来,上炕睡觉。
今天太阳升起老高,爷爷才像坐在老牛车上,一步一步慢腾腾地来了。
他肩扛锄头,锄钩上挂着饭钵子,齐腰以下被露水打湿,仿佛涉过一条齐腰深的河。让父亲失望和寒心的是,爹没看他一眼,还懒散地打了个哈欠。
他不知道爹已把他当成小半拉子长工,把自己当成地主,不但睡了懒觉,更没把他的死活放在心上。爹解下钵子放下锄头,没问他晚上害不害怕,来没来狼,气哼哼地问:“窝棚上那道缝子,是不是你用脚踹的?水面上的死家雀,是不是你用弹弓打的?你衣裳和头发都湿了,是不是到坑里洗澡了?”
父亲想告诉爹,三更半夜进来狼,窝棚上的缝子是狼钻进来挤的,头发和身上是狼尿尿泚的。老榆树上的鸟儿让狼尿熏迷糊了,掉进水里淹死。
父亲知道,说了爹也不相信,弄不好还得挨骂。太阳一晒,父亲被狼尿过的脸紧绷绷纠巴在一块儿,像裹了一层尿褯子。他被狼尿湿的衣裳干了,覆盖一层灰白色尿碱。他头发像被吕矬子刷了线,干成一缕一缕。爹绝舍不得把他的两匹马牵到这里栓在大榆树上。他的两匹马要成了这样,不知怎么心疼呢。
父亲把想说的话咽回去,在坑边把头和脸洗干净,一颗心被爹的绝情打上袼褙,纠巴得难受。他就着咸菜丝喝大碴子粥,也往肚子里咽苦水。他眼泪“吧嗒”“吧嗒”落进老鱼坑,水位不断升高。水面浮起一层蛤蟆,都为他伤心。
父亲吃完饭站起来,只见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露水晶莹。太阳不断升起,远远近近雾气蒸腾。晨雾散尽,天地间只剩下蓝和绿两种颜色,头顶是湛蓝色天空,脚下是碧绿的羊草。一队白天鹅从湿地起飞,前半队印在蓝色天幕上,后半队印在大草甸子上。倏然间,羊草丛中出现一条清澈的小河。父亲的心情沮丧极了,空中前半队白天鹅,是死人出殡时飞扬的纸钱,后半队白天鹅,是送葬队伍戴的孝帽子。老榆树是站在大坑边的巨人,一坑深水是它深邃的眼睛,冷峻地注视眼前发生的一切。被严寒冻断的一截树杈上,挂着爷爷为他打造的新锄,磨成月牙形的锄板上沾满黑泥。一垅地有几里地长,父亲一天才铲两垅苞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