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我的安儿!”云母抱住他,失声痛哭。云父也是泪流满面,用力拍着儿子的肩膀,哽咽难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是爹糊涂,竟未认出那贼子……”
一家人抱头痛哭,劫后余生的喜悦与酸楚弥漫开来。过往的磨难,此刻都化为了更深的亲情羁绊。
李文竹也很快被接到云府。看着情郎一家团聚,她亦是泪中带笑。两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那份被残酷打断的姻缘,终于又续上了红线。
皇帝的怒火并未因云家平反而平息。他对五皇子的背叛感到彻骨的心寒,下令严查严办。
假云安的下落很快被查清。他并未逃远,一直藏在五皇子的一处别院里,被严密保护着,准备等风头过去再送出京城。被捕时,他还在做着富贵梦。
公堂之上,他起初还想狡辩,但在铁证如山面前(包括从他住处搜出的易容工具、与五皇子的密信等),以及真云安的当面指证下,最终心理防线崩溃,对罪行供认不讳,详细交代了如何受五皇子指使,替换云安,以及之后如何按照五皇子命令,故意激怒李家、得罪长公主府,一步步将云家拖入深渊的整个过程。
案件细节公布,朝野哗然。五皇子之狠毒狡诈,令人发指。
皇帝听闻全部供词,更是痛心疾首,病情都加重了几分。最终下旨:假云安罪大恶极,凌迟处死,曝尸三日。五皇子削除宗籍,贬为庶人,其党羽核心人物皆斩首,余者流放充军。
至此,罪魁祸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了弥补云家所受的冤屈,皇帝在病榻上接连下旨:
云父不仅官复原职,更晋爵位,赏赐金银田宅无数。
云安沉冤得雪,孝心可嘉,特赐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任职,并允其与李文竹择吉日完婚,赐婚旨意,极尽荣耀。
云家所受损失,由国库加倍补偿。
经此大难,云家非但没有倒下,反而因皇帝的愧疚和补偿,声望更隆,地位更固。家族经此一劫,凝聚力空前,真正成为了一股清流朝臣的核心力量。
数月后,云安与李文竹的大婚在京城隆重举行。
这场婚礼,不仅是才子佳人的结合,更象征着正义的胜利和冤屈的洗刷。皇帝虽未能亲临,却赐下厚礼。百官几乎尽数到场,祝贺之声不绝于耳。
洞房花烛夜,红烛高烧。
云安轻轻掀开李文竹的红盖头。灯下看美人,更觉娇艳动人,眼中含着羞涩与幸福的泪光。
“文竹,”云安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而郑重,“这两年,苦了你了。若非你信我、救我,我云安早已化为枯骨,云家亦万劫不复。此恩此情,我云安永世不忘。”
李文竹含泪摇头:“安哥哥,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只要你平安回来,一切便都值得。”
两人相拥,诉说着别后情思与磨难。那些痛苦仿佛都成了过往云烟,唯有此刻的温存与未来的期盼是真实的。
云安进入翰林院后,并未因身份特殊而懈怠。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更知世事艰难,民生多艰。
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兢兢业业,利用自己的才学和经历,在处理文书、起草诏令时,往往能提出切中时弊、关怀民生的见解。
皇帝病体稍愈后,偶尔召见翰林学士咨询政务,对云安的沉稳和见识颇为欣赏。加之对云家的愧疚之心,逐渐对云安委以一些机密要务的起草和咨询。
云安总是谨慎应对,既不失原则,又懂得分寸,渐渐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他开始真正步入大燕王朝的权力核心,但他始终牢记家族冤屈的教训,立誓要做一个忠君爱国、清廉正直的臣子。
老皇帝终究未能完全康复,一年后驾崩。临终前,他最终选择了性格仁厚、并无参与诸多争斗的六皇子继位。
新帝登基,改元永兴。他对云家的遭遇早有耳闻,对云安的才华与人品也颇为赏识。加之云家是坚定的保皇党,且在清流中声望极高,新帝自然加以倚重。
云安凭借在翰林院的出色表现和新帝的信任,官职稳步提升,逐渐成为新帝身边起草诏书、参预机要的核心幕僚之一。他并未因得势而张扬,反而更加谦逊勤勉,时刻以家族惨痛教训为鉴,深得新帝信赖。
而云李两家,也因这场患难与共,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真正成为了朝堂上一股稳固的正直力量。
时光流逝,云安与李文竹恩爱逾常,育有一子一女,家庭幸福美满。云安最终官至礼部尚书,以清廉正直、学识渊博着称于世,深受士林敬重。他始终致力于朝政清明,百姓安乐,成为了永兴朝的一代名臣。
云家在他的带领下,门风清正,子弟贤良,真正实现了家族的中兴与绵延。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渣男从良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