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德惊讶:“阿玛,这个时候我怎能离开京城?”
尔康意味深长道:“正是这个时候才要离开。记住,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你在边境建立功业,将来才有更大作为。”
绵德似懂非懂,但素来信任父亲:“儿子遵命。”
三日后,绵德上奏,自愿前往云南边境历练。太子准奏,还特意赏赐鞍马兵器,以示恩宠。
尔康又做出一系列安排:逐步交出手中的部分权力,推荐太子亲信接任;让紫薇多进宫陪伴太后和太妃,巩固内廷关系;自己则称病在家,减少参与朝政。
这些举动果然让太子放心不少,对尔康的态度重新转为尊重。
乾隆三十六年冬,乾隆驾崩,太子永琰即位,改元嘉庆。尔康作为辅政大臣,主持丧仪,扶柩安葬,一切井井有条。
新帝登基后,论功行赏。出人意料的是,尔康上表请辞所有实职,只保留虚衔。
嘉庆帝再三挽留,尔康坚持请辞:“臣年事已高,恐难胜任。愿陛下另择贤能,臣愿以余生教导皇子,报效皇恩。”
嘉庆最终准奏,加封尔康为一等公,赐金鞭一把,可随时入宫觐见。尔康的儿子绵德因在边境立功,被擢升为云南巡抚,成为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朝中众人看不懂尔康的急流勇退,只有傅恒等少数人明白他的深意——在新帝登基之初主动让权,既是表明忠心,也是为子孙铺路。
果然,嘉庆亲政后,清洗了不少前朝老臣,但尔康一家因早早退让,反而备受礼遇。绵德在云南政绩卓着,深得嘉庆赏识。
嘉庆五年的春天,尔康已是花甲之年。这日,他正在府中教导孙子读书,突然接到宫中急召:嘉庆帝病重,召他即刻入宫。
养心殿内,嘉庆面色苍白,握住尔康的手:“太师,朕...朕恐怕不行了。皇子年幼,朕要托付给你了...”
尔康老泪纵横:“陛下放心,老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新君。”
嘉庆驾崩后,六岁的皇长子继位,改元道光。尔康作为四朝元老,再次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这一次,尔康没有再推辞。他知道,大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需要他这棵老树再撑一段时间。
道光三年的冬天,尔康病逝于府中,享年七十二岁。临终前,他将绵德叫到床前,留下最后遗言:“忠君爱国,谨言慎行,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道光帝追赠尔康为太师,谥号“文忠”,配享太庙。绵德继承父志,成为新一代朝廷重臣。
富察尔康的一生,从额驸到权臣,从福尔康到富察尔康,历经四朝风雨,始终屹立不倒。他改变了个人命运,影响了朝廷格局,最终成为大清王朝的一段传奇。
紫禁城的红墙依旧,只是换了人间。但富察尔康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青史之中。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渣男从良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