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繁华却腐朽的洛阳,刘隆与父亲刘正一路无话,快马加鞭返回汉中。来时心中尚存一丝对朝廷的幻想,归时已只剩下冰冷的现实与沉甸甸的责任。驿道两旁的荒芜与零星出现的流寇,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帝国正在加速崩坏。
一进入汉中地界,虽然山水依旧,但刘隆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与以往不同的躁动。边境哨卡明显加强了盘查,往来信使神色匆匆,偶尔能听到关于“荆州黄巾北窜”、“巴郡告急”的零星传言。显然,黄巾之乱的烽火,已开始灼烧益州的边缘。
抵达南郑城时,刺史府长史早已率众在城外迎候。见到刘正父子,长史来不及寒暄,便急步上前,低声道:“府君,公子,你们可算回来了!荆州急报,黄巾渠帅赵弘,聚众数千,已破上庸,正沿汉水北上,兵锋直指我汉中西城县!西城令一日三报,请求援军!”
刘正闻言,脸色瞬间煞白,他在洛阳虽知天下大乱,但战火骤然烧到自家门口,还是让他方寸大乱,下意识地看向儿子:“隆儿,这……如之奈何?”
刘隆心中也是一凛,但更多的是“终于来了”的决绝。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父亲勿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汉中儿郎,并非怯战之辈!当务之急,是立刻整军备战!”
回到刺史府,顾不上洗去风尘,刘隆立刻召集郡尉李敢及一众军中将领议事。厅内气氛凝重,李敢等人面带忧色,显然已被突如其来的军情搅得心神不宁。
“郡尉,目前郡兵能战者,实数多少?装备、粮草如何?”刘隆开门见山,语气不容置疑。
李敢硬着头皮出列:“回公子,郡兵额定两千,实有一千五百余人,然甲胄兵器残缺不全,能即刻拉出野战者……恐不足八百。粮草尚可支应两月,但若战事迁延……”
八百羸兵,对抗数千挟胜而来的黄巾!众人脸上皆露难色。
刘隆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的畏惧看在眼里,心知靠现有的郡兵,守城尚且勉强,主动出击更是痴人说梦。他不再犹豫,必须亮出底牌了!
“八百郡兵,守城或许足够,但若要主动出击,御敌于门外,还远远不够!”刘隆声音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父亲,李郡尉,诸位!值此危难之际,常规之法已不足恃。我欲行非常之策!”
众人目光聚焦于他。
“我欲以我麾下‘乡勇’为骨干,紧急征募勇壮,另立一军,号‘靖难营’,专司讨贼!”刘隆抛出了酝酿已久的计划,“请父亲授我全权,可便宜行事,征调郡内粮秣、匠户,并许我自行募兵、任免低级军官!”
刘正此刻已完全依赖儿子,毫不犹豫:“准!一切依你!李郡尉,尔等需全力配合公子,若有违逆,军法从事!”
李敢等人见刺史如此表态,又知刘隆在洛阳得了赏识(他们如此认为),且眼下确实无更好办法,只得齐声应诺:“谨遵府君、公子之命!”
拿到授权,刘隆雷厉风行,立刻行动起来。他并未首先张榜募兵,而是带着蒙川和司马靳,在深夜悄然出城,直奔城西的秘密山谷。
谷中,两百名秦锐士如同蛰伏的岩石,无声无息,唯有凛冽的杀气在夜风中弥漫。得到刘隆返回的消息,蒙川与司马靳早已整队相迎。
“主公!”二人抱拳行礼,眼神锐利如鹰。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刘隆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这一张张坚毅的面孔,“黄巾贼寇数千,已犯我境,西城危在旦夕。朝廷放任,唯有自强!我等建功立业之时已到!”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敌众我寡,需扩充实力。现命尔等:蒙川、司马靳!”
“末将在!”
“即日起,你二人所部,为我军核心,称‘破虏营’!蒙川为左统领,司马靳为右统领!”
“诺!”二人轰然应命。
“你二人,各从麾下选出二十名最善练兵、通晓语言的锐士,明日随我入城,充任新军‘靖难营’教官、队率、屯长之职!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末将遵命!”蒙川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次日,南郑城及周边各县,贴出了由刺史府加盖印信的募兵告示:“今有黄巾犯境,掠我乡里!刺史府特募勇壮,入‘靖难营’,共保家园!凡年十八至四十,身强体健者,一经入选,饷银加倍,斩贼有功,重赏田宅!有技击之长者,优先录用!”
告示一出,顿时在汉中引起了轰动。黄巾逼近的消息早已传开,百姓恐慌,青壮躁动。如今官府募兵,待遇优厚,又是那位在洛阳得了赏识、据说很能打的刘公子主持,一时间,应者云集。加上刘隆早有准备,提前动用府库钱粮,安顿流民中的青壮,以工代赈,从中选拔健者,兵源并不匮乏。
短短十天,报名者已逾四千人!这远远超出了刘隆最初“千余人”的预期,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将这群乌合之众,尽快练成可战之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