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静静地看了她几秒钟,那双似乎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可以理解。先从可公开的部分开始吧。请务必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她没有强求,但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沈清弦拿起电子笔,开始缓慢地、有选择地回答问题。她刻意模糊了一些关键细节,比如守碑人的具体藏身点、老铁的确切样貌、“星晷”启动时的特定感受,尤其是关于“火种”可能具有的“意识”或“引导”特性,她只字未提。她将重点放在描述“夜枭”的战斗力、“理事会”对“伊甸”的重视程度以及“烛龙协议”启动时的宏大景象上——这些信息,既展示了价值,又不会暴露她最核心的秘密。
“分析师”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书写,偶尔会指出某个描述的模糊之处,要求更精确的时间、方位或数量。她的专业和敏锐让沈清弦倍感压力。
填写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沈清弦放下电子笔时,感到一阵精神上的虚脱。
“分析师”接过手写板,快速浏览了一遍,点了点头:“很有价值的信息。谢谢你的合作。”她收起设备,转身欲走。
“等等,”沈清弦叫住了她,“作为信息交换,我能否知道,外面现在的情况如何?‘理事会’和‘守望者’的冲突有结果了吗?还有……是否有周主任的任何消息?”
这是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分析师”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声音透过冰冷的空气传来:“冲突仍在持续,规模超出预期。‘守望者’基地已确认被摧毁,残余力量在分散抵抗。‘理事会’损失也不小,但仍在积极搜寻你的下落。至于周维明先生……”她顿了顿,“暂无确切消息。根据最后信号消失前的数据碎片分析,生存概率低于百分之十。”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生存概率低于百分之十”这个冰冷的判断,还是像一把淬冰的匕首,狠狠刺入了沈清弦的心脏。她眼前一黑,几乎站立不稳。
“分析师”似乎没有察觉她的失态,或者说并不在意,继续用那种平板的语调说道:“你在这里很安全。但基地的资源并非无限。你的长期庇护,需要持续的价值贡献来维持。请好好休息,尽快恢复。后续可能还需要你的配合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认知测试和生理指标监测,以完善数据模型。”
说完,她径直离开,金属门再次无声关闭。
更深入的认知测试?生理指标监测?沈清弦的心沉入了谷底。这听起来越来越像把她当成了研究对象!这个“方舟”基地,所谓的“观测制衡”,其本质究竟是什么?他们真的关心阻止“理事会”吗?还是只想在这场隐秘的战争中,获取足够的数据和筹码,以谋求自身的利益?
她感到自己仿佛落入了一个更加精致、更加无形的牢笼。之前是被枪口指着逃亡,现在则是被数据和协议捆绑着,慢慢榨取价值。哪一种更可怕?
她走到那扇巨大的强化玻璃窗前,望着窗外那个庞大、冰冷、高效运行的地下世界。这里没有硝烟,没有直接的追杀,但却有一种更令人窒息的、被完全掌控的恐惧。她就像一只被放入透明迷宫的小白鼠,看似安全,实则每一步都在观察者的算计之中。
“火种”在她怀中冰冷如初。它带她来到这里,是希望还是更大的绝望?那个神秘引路人,此刻又在何处?
她必须尽快想办法弄清楚这个基地的真相,找到自保甚至反击的筹码。否则,她很可能在交出所有价值后,悄无声息地“被消失”在这片数据深渊之中。
喜欢红颜奕江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颜奕江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