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
不仅是内容本身,更是他引用的那篇“未正式刊发的预印本”,这意味着他的信息获取和消化速度远超常人。
李院士盯着那几行公式,眉头紧锁,随即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这个修正因子……我怎么没想到!同学,你是哪个实验室的?”
“我只是燕大的交换生。”周小刀淡然回应。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成了周小刀一个人的舞台。
无论是AI伦理的哲学思辨、常温超导材料的晶格动力学瓶颈,还是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优化,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研究的盲点或误区,并提出极具启发性的、甚至堪称颠覆性的思路。
他并非刻意卖弄,他自己也提问一些问题,目的也是学习。
大部分时间都是台下的众人在询问周小刀,但他每次发言都紧扣议题,语气谦和,但内容却如惊涛骇浪,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认知。
台下反应各异:
· 前排的学界泰斗们,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凝重,最后纷纷露出欣赏甚至惊叹的目光,彼此交头接耳,打听这个年轻人的来历。
· 企业的代表们眼神灼热,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不断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或低声催促助手立刻调查周小刀的所有信息。
· 年轻的学生们则大多是纯粹的崇拜,眼神发亮,手机拍照录像的咔嚓声不绝于耳。
· 而众多女学生、女研究员乃至企业女高管的眼中,则混合着钦佩与毫不掩饰的爱慕。
有些自认姿色不错的女人在想着如何麻烦周小刀的微信。
他才华横溢,容貌俊朗,气质沉稳中带着一丝神秘,几乎满足了一切幻想。
赵志宏和张超看着手机里的周小刀,他们却无能为力。这么优秀的人,难怪能获得王若曦的青睐。
会场内暗流涌动,不知多少道含情脉脉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周小刀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他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知识的碰撞与交锋中,偶尔回应一下邻座某位女士礼貌性的提问或赞叹,也仅是点头致意,分寸把握得极好,并未对任何特定女性表现出额外关注。
论坛结束后,人群并未立刻散去。周小刀瞬间被各方人马围住。
国内科技巨头的HR总监们递上镶金边的名片,开出令人咋舌的天价年薪、股权激励和独立实验室的承诺。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代表则用流利的中文描绘着加州或苏黎世的阳光、顶级的研究资源和自由的学术氛围。
几位看似低调、却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则暗示可以提供远超商业层面的支持,包括某些“特殊”的资源和庇护。
周小刀应对得体,面对令人心跳加速的条件,他只是礼貌地接过名片,语气温和却无比坚定:
“感谢厚爱,但我已有自己的创业计划,暂不考虑加入任何机构。未来或许有合作的机会。”
他巧妙地摆脱了人群,离开了依旧喧闹的会场中心。
他的惊人表现已被现场无数手机镜头记录,视频片段正以病毒式的速度在学术圈内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传播:
#燕大神秘学神#。
#论坛降维打击#等话题悄然酝酿。
………………
几天后,一个午后。
周小刀刚从图书馆出来。
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小刀同学?请等一下!”
一个清脆而带着些许急切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周小刀驻足回头。
一个女生小跑着追上来,她穿着简约而富有质感的羊绒大衣,容颜清丽,气质出众,正是那天论坛台下众多注目者之一,燕大有名的科技研究生校花——宇文轻烟。
她微微喘着气,脸颊因小跑和冷空气泛着红晕,眼神明亮而带着纯粹的学术好奇。
“周同学,冒昧打扰了。”她捋了一下额前的碎发,落落大方地开口:
“我叫宇文轻烟,是计算机系的研究生。那天论坛上你关于神经网络稀疏化激活的观点太精彩了,我回去想了好久,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能不能……占用你几分钟时间请教一下?”
她的态度真诚而直接,没有过多寒暄,直奔学术主题。
喜欢我在地球呼吸成圣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地球呼吸成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