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M很快又回复了一段更长的文字,开始探讨跨链交互和可能性。
这场隔着匿名ID的对话,持续了几个来回。
他们谁也不知道网络那头的人是谁,更不知道对方在未来将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
此刻,他们只是一个匿名的布道者和一个天才的少年,
在一个中文论坛的角落里,进行着一次纯粹的技术与思想碰撞。
林志华内心激动万分,但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言辞。
他扮演的只是一个思维开阔,乐于探讨的早期爱好者。
最终,VitalikM用一句:
“我需要去研究一下椭圆曲线密码学,感谢讨论!”
然后快速的结束了对话。
林志华看着屏幕,久久不能平静。
他刚刚与以太坊的创始人,就以太坊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第一次隔空交流。
几天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交流发生了。
一个名为“JihanW”的用户在他关于矿池技术的帖子下留言,问题非常犀利且具体:
“楼主对ASIC矿机出现的可能性怎么看?”
“如果存在专门为SHA-256算法设计的硬件,其效率将远超CPU和GPU。”
“这会否导致挖矿中心化,违背比特币去中心化的初衷?”
Jihan?詹克团?还是吴忌寒?
林志华脑海里出现这些矿霸们的名字。
此时,比特大陆还未诞生。
他沉思片刻,如实回复,同样基于当时的认知:
“@JihanW,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担忧。”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几乎是必然规律,就像GPU取代CPU挖矿一样。”
“这确实可能导致算力集中,这是效率与去中心化之间永恒的悖论。”
“可能的应对方案,或许是核心开发团队在极端情况下考虑微调挖矿算法。”
“或者,社区文化本身对去中心化的坚持能否形成制衡。”
“这是一个需要持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他的回答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而是指出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矛盾点。
这似乎正是JihanW想看到的,他简单地回复:
“明白了,谢谢。效率的诱惑确实很大。”
这次的讨论让一个名叫Vitalik的年轻人。
更加坚定了对比特币局限性的思考。
并开始构思下一代区块链的必要性。为以太坊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喜欢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