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的皇宫,更像是一个囚笼。宫墙虽是新的,但守卫是曹操的亲信,名为护卫,实则监视。每一个内侍、宫女的眼神都带着谨慎,刘协甚至能感觉到,暗处总有目光在窥探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尝试着走出自己居住的宫殿,想去前朝看看,或者仅仅是去御花园散心。但每次走到宫门附近,总会有面容恭敬、语气却不容置疑的侍卫上前,“关切”地提醒:“陛下,外面风大路滑且有闲杂人等,为了陛下安全,还请回宫歇息。”
他试图召见某位老臣(非曹操嫡系),结果要么是那位老臣“恰好”卧病在床,要么是人来了,却言辞闪烁,不敢多言,显然来之前已被“叮嘱”过。
最典型的一次,他状似无意地向曹操问起一件关于兖州赋税的小事。曹操只是微微挑眉,随即用一种近乎“慈祥”却又带着毋庸置疑权威的语气回答:“此等微末庶务,岂敢劳烦陛下圣心?臣已处置妥当,陛下安心休养便是。”
轻描淡写,却如同冰冷的钢针,扎破了刘协任何试图触碰权力的幻想。
省司奏事,皆先诣操。 史书上冰冷的八个字,化作了现实中最真切的束缚。
刘协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不仅没有权力,连最基本的自由也极其有限。曹操需要的,是一个坐在皇位上、盖章用印、并对他表示感激涕零的泥塑木雕。
愤怒吗?当然。作为一个现代人,习惯了自由与独立思维的灵魂,如何能忍受这种彻底的操控?
但是愤怒,无用。
深夜,密室之中,他凭借记忆和观察,找到了宫中一个相对僻静、不易被监视的角落,只有一盏孤灯如豆。刘协摊开那晚写下的《潜龙三策》绢帛,开始进行更深度的、系统性的规划。
自保策:韬光养晦,形同傀儡。
行为准则:对曹操绝对顺从,依赖。对政务表现出无能。主动表现出一些“无害”的爱好,如读书(杂书)、研究“奇技淫巧”,为后续“生根策”打掩护。
情绪管理:时刻保持警惕,控制微表情。在曹操及其心腹面前,只展现恐惧、感激、依赖、无知等情绪。
短期目标:彻底消除曹操的杀心,争取到有限的、可控的自由活动空间(阅读某些书籍、了解宫外物产)。
树人策:筛选、接触、收服核心人才。
分析名单:
吕布:——勇而无主,处境危险,渴望认可。目前占据徐州,但与刘备、袁术关系紧张,天下皆视其为豺狼。策略:雪中送炭,给予其最缺乏的“尊重”与“正统认可”,并辅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军事技术)。
关羽:——义之化身,理念至上。目前在曹操帐下,寄人篱下。策略:不谈利益,只论“天下大义”,将其个人忠义提升到忠于苍生的更高层面,进行理念征服。
诸葛亮:——王佐之才,长远投资。目前尚在荆州隆中耕读。策略:提前布局,长期接触,以超越时代的见识吸引其注意,建立思想连接。
其他:张辽、高顺、徐庶、庞统、法正等,需等待时机。
接触原则:绝对隐秘,单线联系,宁缓勿急。
生根策:建立独立的经济与情报网络。
经济(皇商):
目的:获取不受曹操控制的资金。
方式:利用宫廷采买体系,安插可靠之人,经营丝绸、纸张等利润较高的商品。
技术: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标准化、记账法),并“发明”一些超越时代的生产技术(改进缫丝、造纸工艺),伪托古籍,形成技术优势。
负责人选:董承(可利用其身份和忠汉之心,但其能力需考察和引导)。
情报(靖安司):类似于明朝锦衣卫。
目的:拥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人员:从流民、孤儿中挑选身世清白、机敏忠诚者,进行严格训练。
训练内容:侦察、反侦察、密写、传递、情报分析基础。
架构:小而精,绝对忠诚,单线垂直领导。
规划完毕,刘协吹熄了灯火,在黑暗中静坐。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这是一盘几乎无子的死棋,但他必须利用“先知”和知识,凭空造出棋子来。
第二天,刘协主动求见曹操。
在司空府书房,他见到了一身常服,正在批阅文书的曹操。郭嘉和荀彧也在侧。
“陛下突然前来,所为何事?”曹操放下笔,语气平和,但眼神深处的审视从未消失。
刘协脸上露出一种少年人特有的、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恳求神色:“曹爱卿,朕……朕在宫中实在烦闷。整日读书,也甚是无趣。朕……朕想找些事情做做。”
“哦?陛下想做何事?”曹操饶有兴致地问。
“朕……朕想了解一些民间物产,百工技艺。”刘协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纯真”而“好奇”,“比如这丝绸如何织就,这纸张如何制成……朕觉得甚是有趣。不知……可否让朕阅览一些相关典籍,或者……偶尔让些工匠入宫,为朕讲解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刘协,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刘协,三造大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