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青山市的桂花终于开了。
先是杂货铺门口那棵老桂树,夜里不知何时缀满了细碎的金粒,清晨开门时,一股甜香扑面而来,浓得化不开,却不腻人,顺着巷口飘出去老远。紧接着,老街的墙根下、公园的角落里,大大小小的桂花树都竞相绽放,整座城市仿佛都浸在了桂花香里。
张大嫂一早就在厨房忙碌,蒸笼里飘出桂花糖糕的甜香,与窗外的桂花香交织在一起,勾得人馋虫直冒。“小叶,沐妍,快来尝尝刚出锅的!”
叶辰和苏沐妍走进厨房,只见案板上摆着一排排雪白的糖糕,表面撒着金黄的桂花,热气腾腾的,甜香扑鼻。
“真香!”苏沐妍拿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桂花的清香在舌尖散开,“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张大嫂笑得合不拢嘴:“喜欢就多吃点,我还泡了桂花酒,等酿好了给你们尝尝。”
正说着,老李头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摘的桂花,还用湿布盖着,生怕香气跑了。“张大嫂,你看我这桂花怎么样?刚从后山摘的,新鲜着呢!”
“嚯,这桂花真饱满!”张大嫂接过篮子,“正好我要做桂花酱,添上这些,味道肯定更浓。”
叶辰看着篮子里的桂花,忽然想起那封旧信里“巷口的桂花快开了”的字句,心中一动。他走到门口,看着那棵老桂树,树上的桂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撒了满树的星星。
“这棵桂树,有些年头了吧?”他问道。
“可不是嘛。”张大哥凑过来说,“我接手这铺子的时候,它就这么粗了,少说也有几十年了。以前啊,每到桂花开,巷子里的街坊就来摘点,回去做糕、酿酒,热闹着呢。”
叶辰伸手拂过一根缀满桂花的枝条,运转一丝内劲。他能感觉到,这棵树的“情绪”很平和,带着一种历经岁月的温润,就像张大哥说的,承载着街坊邻里的烟火记忆。
“对了,上次那本夹着旧信的书,我查了下。”苏沐妍忽然想起什么,“书里提到的‘婉君’,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住在老街的一位姑娘,后来嫁给了一个叫‘明远’的军人,跟着他去了北方,再也没回来过。”
“那她的桂花糕,明远吃到了吗?”张大妈忍不住问。
“应该吃到了吧。”苏沐妍笑着说,“我查到他们后来生了三个孩子,日子过得挺幸福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仿佛替那对素未谋面的恋人松了口气。
下午,叶辰和苏沐妍带着张大嫂做的桂花糖糕,去了城西的养老院。养老院里住着不少孤寡老人,其中就有之前帮过的老李头的老战友,还有那位送回铁皮饼干盒的小雅奶奶——她后来每年都来青山市住一阵子,说这里的桂花最香。
“小叶,小苏,你们来啦!”老人们看到他们,都高兴地迎了上来。
小雅奶奶接过桂花糖糕,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味儿!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她拉着叶辰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小时候父亲给她买桂花糕的事,眼里闪着光。
养老院的院子里也有几棵桂花树,老人们坐在树下,吃着糖糕,聊着天,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暖洋洋的。叶辰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桂花的香气里,藏着的不仅是甜蜜,还有传承——从婉君的桂花糕,到张大妈的手艺,再到此刻老人们脸上的笑容,这份温暖,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
离开养老院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金红色,桂花的香气似乎更浓了。苏沐妍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她早上收集的桂花,用白糖腌着。
“给你的。”她把瓶子递给叶辰,“玄清观的典籍里不是说,桂花能安神吗?泡在茶里喝,助眠。”
叶辰接过瓶子,里面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像是把整个秋天的温暖都装了进去。“谢谢。”
两人并肩走在巷子里,脚下的石板路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两旁的桂花树下,偶尔有孩子捡起落在地上的桂花,小心翼翼地夹在书里。
“你说,很多年后,会不会也有人想起我们现在的日子?”苏沐妍忽然问。
“会吧。”叶辰看着她,认真地说,“就像我们想起婉君和明远一样。”
苏沐妍笑了,眼里的光芒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
桂香满巷,岁月悠长,就像这弥漫在空气中的桂香,不浓烈,却持久,在平凡的日子里,温柔地浸润着每一个角落,也浸润着每一个被温暖过的人心。
喜欢现代长生者请大家收藏:(m.2yq.org)现代长生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