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 他对着镜头说,声音里少了点冷硬,多了点真诚,“红薯泥的甜和辣条的辣,居然能和香肠的咸搭在一起,还不冲突。”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碰了碰披萨上的辣条碎,想起自己之前说 “辣条是对味觉的亵渎”,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你的手法确实简化了很多,省了时间,也省了成本,但 —— 你守住了食材的本味,让每样东西都发挥了自己的香。”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进弹幕,互嘲瞬间停了:有人刷 “和解了?”,有人刷 “求合作”,“米其林学徒小吴” 甚至发了条 “我明天也试试用剩饭做披萨” 的弹幕。李伟笑着说:“沈师傅,其实我一直觉得,烹饪不是只有一种规矩。您的传统做法很好,能让大家尝到最正宗的味道,但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能更需要简单、便宜的吃法 —— 不用等 12 小时熬番茄膏,不用买 200 块的芝士,也能吃到好吃的披萨。” 他顿了顿,鼓起勇气,指尖在案板上轻轻敲了敲:“不如下次我们一起试试?把您的淮扬菜简化一下,让更多人能在家做 —— 比如用微波炉做狮子头,不用挑三小时肉;用剩饭做扬州炒饭,不用特意买新米。您看行吗?”
沈亦舟沉默了几秒,目光落在平板里李伟的厨房 —— 狭小,却满是烟火气,微波炉擦得锃亮,铁丝架虽然简陋却实用,李建国还在旁边笑着递红薯。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爷爷也是在这样的小厨房里教他做菜,没有定制烤箱,只有一口老铁锅,却能做出最好吃的狮子头。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点释然:“好。我正好在想,怎么让更多人了解淮扬菜 —— 现在年轻人都觉得淮扬菜麻烦,不愿意学。或许,你的‘邪修手法’,能帮上忙,让淮扬菜走进更多人的厨房。” 他掏出手机,对着镜头晃了晃,屏幕上是微信二维码:“我加你微信,具体细节我们慢慢聊 —— 比如那个微波炉狮子头,我想知道怎么省步骤,还能保持狮子头的嫩。”
弹幕瞬间被 “合作了!”“期待淮扬邪修菜!”“爷青结,正统和邪修和解了!” 刷屏,礼物特效比刚才更热闹,周小雨激动地跳起来,卫衣上的 “打工人永不认输” 都跟着晃:“平台要给你们开联合直播!标题就叫‘正统与邪修的碰撞 —— 淮扬菜平民化计划’!我现在就去申请资源!”
老周拍着大腿笑,手里的万用表都差点掉地上:“我就说嘛!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下次我给你们做个‘淮扬菜专用铁丝架’,比你那定制烤箱还好用!” 李建国也笑了,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红薯,往沈亦舟的镜头方向递了递:“沈师傅,下次来家里吃红薯!我给你熬红薯泥,比买的芝士甜!”
直播结束后,李伟翻开蓝色记账本,在 “8 元预算” 旁画了个举着披萨的小人,小人旁边还画了个穿厨师服的小人,手里拿着狮子头,旁边加了一行字:“沈师傅,下次合作做狮子头!预算控制在 10 元内!” 他刚放下笔,手机就响了 —— 是沈亦舟的微信好友申请,备注写着:“期待你的微波炉狮子头,也期待尝尝李大叔的红薯泥。”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微波炉和铁丝架上,两样 “对手” 此刻并排摆在案板上,倒像是成了朋友。李伟摸了摸微波炉门把,又碰了碰铁丝架,指尖还沾着点红薯泥的甜香。他突然觉得,这场对决不是谁赢了谁,而是让大家明白:美食不分高低,不管是定制炉做的艺术品,还是铁丝架做的家常菜,能让人吃着开心、想着温暖的,就是好美食。而他和沈亦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精致与烟火的合作,即将在小小的厨房里,慢慢展开。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