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草原,倒春寒裹着雪粒呼啸而过。临时食堂的框架刚搭好一半,防风板被风吹得 “哐当” 作响,李伟抱着一根钢管往地基里插,冻土表层融化的泥浆瞬间没过脚踝,又在 - 12℃的低温里结了层薄冰,把胶鞋冻在了地上。
“李老师,建材车还没到吗?” 方静裹着两层皮袍跑过来,手里攥着块冻硬的青稞砖,“孩子们都醒了,说要帮着搬砖,现在只能在毡房里等着,手都冻红了。” 她身后跟着阿古拉,男孩怀里抱着个破旧的热水袋,里面的水早就凉了,却还是紧紧捂在胸口,“我能搬轻的,比如螺丝和钉子。”
远处的公路上,两束车灯在风雪中摇晃。老周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李老师!建材车陷在五道梁了!路面结了冰,轮胎打滑,拖车绳都断了两根!” 对讲机里还传来司机的骂声,夹杂着风雪的呼啸,“这鬼天气,昨天还化雪,今天就冻上了!”
李伟掏出卫星电话,刚拨通就被风吹断了信号。他望着食堂的框架,防风板只装了三面,剩下的一面还敞着,风灌进去像哨子一样响。“食堂要是再装不好,孩子们还得在羊圈旁边吃饭。” 他蹲下来,用手敲了敲冻土,硬得像铁块,“连地基都挖不动,更别说装灶台了。”
上午八点,“烟火厨坊” 的直播镜头对准了风雪中的食堂框架。李伟的头发上结满了霜花,举着相机扫过敞着的缺口:“家人们,草原的倒春寒比寒冬还狠 —— 建材车陷在半路,食堂缺灶台缺厨具,孩子们连个能遮风挡雪的地方吃饭都没有。” 镜头转向毡房,孩子们挤在里面,蒙根正用冻得发紫的手给小羊喂青稞砖,“现在孩子们只能在毡房里吃冷饭,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在线人数瞬间冲破 7000 万,弹幕里的调侃与心疼交织。ID “工程车司机老魏” 率先弹出,头像里的男人坐在铲车上,背景是积雪的公路:“李老师!陷车找我啊!我这铲车能拉十吨的货!再捐 500 米防滑链,给建材车装上,别说五道梁,就是冰山梁也能过!” 他附上一张铲车铲雪的照片,“我年轻时在东北跑运输,对付这种冰路面,防滑链比沈大厨的银勺还管用!”
“老魏你这话我可不同意!”ID “干果商刘姐” 紧跟其后,头像里堆着小山似的沙棘果干,“银勺没用,我这沙棘果干有用啊!泡软了扔饭里,又甜又补维 C,比老王的酒瓶擀饼还实在!” 她刷了个嘉年华,“我捐 2000 斤沙棘果干!再捐 500 个密封罐,泡果干、装干粮都能用!”
沈亦舟拿着银勺敲了敲镜头,无奈笑道:“老魏的防滑链确实急需,但银勺还是有用的 —— 试味的时候能精准把控盐度,避免孩子吃太咸。” 他举起一袋沙棘果干,“今天的邪修菜选沙棘果干焖羊肉饭,就是因为沙棘的维 C 含量是苹果的 20 倍,能弥补孩子们冬天缺乏的维生素;羊肉选肋条肉,肥瘦比例 1:3,既保证口感又不会太腻,适合孩子消化。”
李伟蹲下来,把青稞米倒进粉丝捐的铸铁锅:“今天教‘沙棘果干焖羊肉饭’—— 没有电饭煲用铸铁锅,没有砧板用石板,没有漏勺用纱布,草原上有的东西,就能做出热乎又营养的饭。” 他边说边把沙棘果干放进温水里泡软,“刘姐的果干要泡 15 分钟,去掉涩味,泡果干的水别倒,焖饭时加进去,甜味更足。”
【邪修菜实操细节】
食材预处理:
羊肉处理:李伟把盐冻羊肉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用老魏捐的防滑链上拆下来的细铁丝当‘尺子’,比着切,大小均匀”),加半勺盐、少许花椒粒腌渍 10 分钟,“花椒是牧民送的,能去羊肉的腥味,比料酒方便,还不用额外找容器装”。沈亦舟补充:“羊肉要带点肥的,焖饭时油脂会渗进米饭里,比单独加油更香,还能补充热量,对抗倒春寒。”
沙棘果干处理:刘姐捐的果干有大有小,李伟挑出较硬的果干,用酒瓶底轻轻敲碎(“老王的酒瓶又派上用场了,敲果干比锤子还好用,不会溅得到处都是”),泡软后沥干水分,“碎果干更容易出味,和米饭拌在一起,每口都能吃到甜味”。
青稞米处理:李伟把青稞米淘洗两遍,用泡果干的水浸泡 20 分钟,“泡过的青稞米更容易煮烂,不用煮太久,节省牛粪”。沈亦舟提醒:“青稞米的膳食纤维是大米的 3 倍,泡的时候别超过 20 分钟,不然会流失营养,这是淮扬菜‘食材预处理不毁营养’的原则。”
焖饭操作:
炒肉增香:李伟把铸铁锅架在牛粪火上,不用倒油,直接放入腌好的羊肉块,“羊肉本身的油脂会炒出来,比额外加油更健康”。他用铁锹翻炒羊肉(“没有锅铲,铁锹洗干净一样用,还能铲得更匀”),直到羊肉表面金黄,油脂渗出,“炒到这个程度,羊肉的腥味就没了,香味能飘出半里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