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个志愿者脚下一滑,摔在雪沟里,手里的螺纹钢也掉了下去。沈亦舟赶紧跳下去拉他,雪灌进藏袍,冰冷的水顺着衣领往下流,却还是死死抓住志愿者的手:“别慌!我拉你上来!” 牧民们也围过来,用绳子把两人和钢材一起拉了上来。志愿者的膝盖被石头磕破了,却笑着说:“没事,这点伤不算啥,钢材没丢就好。”
卓玛婶端着热酥油茶走过来,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碗:“快喝口暖一暖!别冻出病来!” 她看着志愿者的伤口,赶紧从包里掏出冻疮膏,“这是刚收到的,先涂一点,能止痛。” 志愿者接过药膏,眼眶红了:“谢谢婶子,你们比家人还亲。”
下午两点,王哥的铲雪机终于到了。三台铲雪机在折多山轰鸣,十分钟就清出一条能过货车的路。老冯的徒弟跳下车,手里还拿着刚打印的厨房设计图:“沈老师!钢材都运来了!老冯说这设计图是‘抗暴雪款’,地基埋在地下 1 米,钢架用螺栓固定,比草原的大棚还结实!”
沈亦舟接过设计图,铺在雪地上,和扎西老师、卓玛一起商量:“厨房就建在学校旁边,离水源近,方便煮水做饭。” 孩子们围过来看,红衣小女孩指着图纸上的窗户,小声说:“这里能看到雪山吗?” 沈亦舟摸了摸她的头:“能!以后你在厨房吃饭,就能看到雪山,还能吃到热乎的羊杂。”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定格在 1.1 亿,留言像雪后的阳光般温暖。ID “海外留学生小雯”:“我们在国外组织了‘雪山铲雪’募捐,筹了 8 万美元,换成铲雪设备和保暖物资寄过去!”ID “烘焙师 Lisa”:“我研发了‘抗冻糌粑饼干’,用酥油和羊油混合做的,零下二十度也不硬,已经寄了 2000 块!”ID “建筑工程师老冯” 弹出:“我明天就去藏区!亲自盯着厨房搭建,保证暴风雪也吹不倒!”
李伟蜷缩在被炉火映得通红的灶台旁,身上披着沾满雪粒的藏袍,睫毛上还凝着细小的冰晶。他双手捧着粗陶碗,碗里腾起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将碗中金黄油亮的酥油糌粑与鲜嫩羊杂衬托得愈发诱人。镜头前,他冻得发红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家人们,看这碗羊杂 —— 酥油裹着糌粑,羊杂吸饱了汤汁,每一口都裹着藏区的风雪,也裹着所有人滚烫的爱心。王哥顶着暴风雪送来的铲雪机,在盘山路上开辟出生命通道;卓玛婶每天天不亮就熬煮的酥油茶,暖透了抢修队员的胃;老冯带着车队穿越雪崩区运来的钢材,是搭建希望厨房的脊梁。还有屏幕前的你们,捐出的每一分钱、每一件物资,正一点点把孩子们啃冷糌粑的旧帐篷,变成飘着饭菜香的温暖厨房。
他指尖轻轻抚过周小雨用蓝色记号笔标注的重点内容,牛皮纸上 “藏区厨房搭建计划” 几个字被高原的烈阳晒得微微发脆。计划书旁还粘着半片干枯的格桑花瓣,是上次勘探时沾在笔记本里的。1. 明天完成地基挖掘,用老冯从格尔木紧急调运的 28 号螺纹钢固定,每根都要做防锈处理;2. 后天搭建双层镂空钢架,记得预留出太阳能板的安装槽,防风棚要用加厚的 PVC 材质;3. 大后天真装灶台和厨具,特别标注要安装儿童专用的防烫围栏,保证孩子们下周能在新厨房吃饭。
李伟突然凑近,防风镜的边缘在他脸上压出两道红印。他的登山靴还沾着今早铲雪留下的冰碴,却丝毫没影响眼里跳动的火苗:你看这个时间节点卡得多漂亮!等厨房建好,咱们全员带上高压锅和青稞酒去藏区。 他突然张开双臂,仿佛已经看见那个场景,就在雪山下支起铁锅,咕嘟咕嘟煮着羊杂,让孩子们捧着冒热气的酥油茶,看着新厨房的烟囱升起第一缕炊烟。 说到激动处,他的声音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回荡,惊飞了窗外觅食的红嘴山鸦。
夜幕如墨,藏区的雪终于在晚上八点停歇。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残余的雪粒,在折多山的沟壑间打着旋儿。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将新清出的公路镀上一层银辉,蜿蜒曲折的路面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银色丝带,延伸向远方。钢材整齐地堆放在学校旁,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保温桶里还剩半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汁浓郁,羊杂在其中若隐若现。红衣小女孩踮着脚尖,一双大眼睛满是关切,她把最后一块糌粑团递给沈亦舟,声音软糯:“沈叔叔,你吃,明天还要搬钢材。” 沈亦舟蹲下身,与小女孩平视,微笑着接过糌粑。咬下一口,糌粑绵密的口感在齿间散开,甜意中裹着醇厚的酥油香,混合着藏区特有的风味。这一刻,沈亦舟忽然觉得,这是他吃过最香的糌粑,不仅是因为食物的美味,更因为其中蕴含着小女孩真挚的关怀。
沈亦舟蜷缩在吱呀作响的帆布帐篷里,防潮垫下的冻土仍透着刺骨寒意。他摩挲着老冯用铅笔反复修改的厨房设计图,纸边被汗水洇出的褶皱里,还残留着酥油茶的咸香。暮色漫进帐篷的缝隙,将泛黄的图纸染成暖褐色,恍惚间竟与记忆里母亲的厨房重叠 —— 那里也总飘着葱花爆锅的香气,也有灶膛噼啪作响的暖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