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与汤底调制:沈亦舟将白菜切成宽条:“白菜切宽些,久煮不烂,口感更脆爽。” 他往铜锅中倒入雪水,煮沸后放入腊肉片炖煮 3 分钟,“先熬出腊肉的香气,再下面条,汤鲜味美。” 周小雨拿来粉丝捐赠的胡椒粉:“雪天寒气重,加点胡椒粉驱寒,但要少放,孩子们吃不了太辣。”
保温技巧:李伟取出老郑捐赠的保温桶,“煮好的面条分装进去,桶内垫上羊毛,能保温 3 小时。志愿者在雪地干活,回来还能吃上热乎的。” 小芸主动帮忙擦拭保温桶,神情专注:“沈叔叔,我擦得干干净净,汤就不会洒出来了。” 她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守护珍贵的宝物。
煮制操作 —— 就地取材抗雪天
煮面火候:水沸后,李伟将泡软的面条放入铜锅,用筷子轻轻搅动:“雪天柴火不稳,要勤搅拌,防止面条粘锅。” 他向小张传授技巧,“顺着一个方向搅动,面条不易断,受热更均匀。” 待面条浮起,他加入半碗凉水:“点一次凉水,面条更筋道,不易坨成一团。”
加料顺序:面条浮起后,放入白菜条煮 2 分钟:“白菜煮太久会软烂,2 分钟口感最佳,脆嫩入味。” 沈亦舟舀起一勺汤品尝:“咸淡正好,滴几滴王哥捐的香油提香,香气瞬间翻倍。” 他特意留出几碗未加胡椒粉的面条,“这是给孩子和张爷爷准备的,他们吃不了辣,得分开装。”
分食细节:志愿者们轮流领取热汤面,小李捧着碗蹲在雪地中吃得酣畅:“这汤面太暖心了,吃完浑身都热乎!” 小芸端着一碗面,递给正在铲雪的采药人:“叔叔,您慢慢吃,还有热汤。” 采药人双手冻得发红,却仍笑着道谢:“谢谢你,孩子,这面可比山里的雪水暖和多了。”
上午十点,雪势渐弱。李伟带领志愿者在地基周围撒下草木灰,张爷爷的法子果然奏效,积雪迅速消融。“大伙儿再加把劲,老吴的除雪铲快到了!”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 —— 老吴的物流车到了,后面还跟着一辆铲雪车。
“可算盼到了!” 老吴裹着军大衣跳下车,头发沾满雪霜,“这路比我当年去东北还难走,货车陷在沟里,多亏马师傅和志愿者帮忙!” 他指向铲雪车,“这是‘铲雪车刘哥’捐赠的,说帮咱们除完雪再走!” 铲雪车启动,雪沫飞溅,很快在地基周围开辟出一条通道,直播间弹幕瞬间刷满 “老吴辛苦了”“太及时了” 的感谢。
志愿者们迅速卸载机械,搅拌机、起重机、除雪铲整齐摆放。老吴亲自调试搅拌机:“这机子一次能拌 500 斤水泥,效率比手动快 10 倍!雪天使用前,先空转 5 分钟预热,不然齿轮容易冻结。” 他边演示边讲解,“看,这样调节转速,水泥搅拌更均匀,凝固更快。” 沈亦舟在旁认真记录:“赵工说水泥需在 10 度以上凝固,咱们用热风炮给搅拌机保温。”
中午十二点,机械正式投入使用。起重机吊起钢筋架,志愿者们在下方稳稳扶住,尽管雪花仍在飘落,却无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当心!别让钢筋架碰到保温棚!” 小李喊着号子,汗水与雪水交织,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凝成冰珠。周小雨拿着账本在雪地中穿梭:“用了 3 把除雪铲,撒了 2 袋融雪盐,搅拌机拌了 3 锅水泥,进度比早上快多了!” 她突然举起手机,“陈总的 5 万捐款到账了!咱们能买除雪机了!”
下午三点,雪终于停了。厨房墙体已砌至半米高,周小雨捐赠的水彩也顺利送达。“孩子们,想不想给厨房添点色彩?” 李伟举起颜料盒,孩子们立刻围拢过来,小芸跑得最快,手中还紧紧攥着那张画有妈妈的纸。
“我要画妈妈做饭的样子!” 小芸拿起红色颜料,在墙面上勾勒出一位穿红衣的女士,手中高举着铜锅 —— 与张爷爷的铜锅如出一辙。她边画边喃喃自语:“妈妈说过,厨房的烟火气最温暖。把妈妈画在这里,她一定能看见。” 沈亦舟蹲在一旁帮忙调色:“加点黄色,颜色会更鲜亮,像太阳一样温暖,妈妈看了肯定高兴。” 小芸依言操作,墙面的人物顿时鲜活起来。
“我要画会飞的包子!” 男孩阿明挥舞着白色颜料,画了个胖乎乎的包子,翅膀上还点缀着 “面粉”。“这样包子就能飞到山里,给挨饿的小朋友送吃的!” 他咯咯笑着,画笔在墙面留下欢快的痕迹。李伟举起相机记录:“家人们,这是孩子们最纯真的心愿,比任何图案都动人。” 弹幕中满是 “太可爱了”“最温暖的墙面” 的赞叹。
“我要画野菜!”“我要画腊肉!” 孩子们七嘴八舌,画笔在墙面肆意挥洒。张爷爷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的作品,眼中满是欣慰:“以前盖房子,墙面都是光秃秃的。现在有了这些画,厨房才有家的味道。” 采药人也凑过来帮忙扶稳颜料盒:“我小时候也爱画画,可惜没纸,只能在石头上涂鸦。现在的孩子们真幸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