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老陈捐的防水布和软毛刷准时送到。志愿者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用艾草水擦拭墙面,有的用软毛刷刷保护剂,有的则在墙顶铺防水布。小芸和几个孩子也没闲着,他们用小刷子帮着刷保护剂,虽然动作略显笨拙,却格外认真。“妈妈的衣服要刷匀,这样才好看。” 小芸边刷边说,眼神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任务。
张爷爷坐在墙根,手里拿着铜锅,锅里还剩点艾草水。他时不时用勺子舀起一点,浇在墙根的缝隙里:“这样能防止潮气从地下往上冒,彩绘能保存更久。” 他抬头看着忙碌的众人,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上一章雪天里还愁眉不展的安置点,此刻因为这股齐心协力的劲儿,变得格外温暖。
下午两点,小王捐的糖也送到了。周小雨把糖分给孩子们,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块水果糖,甜滋滋的味道在嘴里散开,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谢谢小王叔叔!” 孩子们齐声喊道,声音清脆,在安置点上空回荡。小王在直播里听到孩子们的声音,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喜欢就好,以后厨房建好了,我还来捐豆腐!”
傍晚时分,彩绘墙终于抢救完成。夕阳洒在墙上,小芸笔下的 “妈妈” 重新变得鲜亮,阿明的 “飞包子” 也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墙上的野菜、腊肉、铜锅图案,在夕阳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充满童趣的油画。施工的志愿者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围过来看彩绘,小张笑着说:“这墙比城里的壁画还好看,以后孩子们在这里吃饭,看着就开心。”
沈亦舟端着一碗腊肉白菜豆腐煲,走到彩绘墙前,对着镜头说:“家人们,你们看这面墙,从早上的模糊不清,到现在的鲜亮如新,靠的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是刘姐的保护剂,是老陈的防水布,是小王的豆腐,更是大家的爱心。这碗煲里,有腊肉的香,有豆腐的嫩,有白菜的鲜,更有无数人的心意 —— 正是这些心意,让我们在冰天雪地里,也能筑起温暖的墙,守住孩子们的梦。”
周小雨拿着更新的账本,走到镜头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玻璃窗商老郑’刚才联系我,说捐 4 扇双层玻璃窗,还有 1000 元安装费,明天就能送过来!现在捐款总额已经到 115 万了,厨房的主体框架快完工了,接下来就是装窗户、铺地面,用不了多久,孩子们就能在有彩绘墙、有热乎饭的厨房里吃饭了!”
夜色渐深,安置点的板房亮起了灯。志愿者们还在整理施工工具,沈亦舟和李伟则在临时厨房收拾碗筷,张爷爷抱着旧铜锅,坐在彩绘墙前,像是在守护着一件珍贵的宝物。小芸躺在板房里,手里攥着一块没吃完的糖,梦里,她仿佛看到妈妈站在崭新的厨房里,正用铜锅煮着腊肉白菜豆腐煲,香味飘满了整个安置点。
凌晨一点,周小雨收到了刘姐的短信,说保护剂的捐款已经到账,还问彩绘墙的情况。她回复道:“彩绘墙保护得很好,孩子们很开心,谢谢您的帮忙。” 放下手机,她望向窗外,彩绘墙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厨房的主体框架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固。她知道,再过几天,这座承载着无数爱心的厨房,就能正式完工,而那些孩子们的笑脸,也会成为厨房里最美的 “烟火气”。
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刘姐还在整理颜料,想着明天再给安置点寄几盒新的水彩,万一孩子们想再画点新图案;老陈则在检查防水布的库存,想着要是安置点还需要,再捐一批;小王则在准备明天的豆腐,想着等厨房完工那天,亲自送过去,给孩子们做一顿最鲜的豆腐煲。他们虽然不在安置点,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面充满童趣的彩绘墙,守护着孩子们的热饭梦,也守护着这份跨越山海的 “烟火传承”。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