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一点,县市场监管局的刘科长到了,手里拿着验收表格,还有检测工具。“先检查炉膛的耐火层,” 他边用检测仪测边说,“耐火砖的厚度够,耐火泥抹得均匀,符合安全标准;再检查台面的排水坡,陶土砖铺的排水沿也符合要求,水不会积在台面上,孩子用着安全。” 他在验收表格上签字,“合格了,下周开业就能用,以后每半年我们会来复查一次,确保安全。” 小玥和小涛在旁边看,小涛问:“刘叔叔,咱们的灶台是不是最安全的?妈妈回来做饭不会有危险吧?” 刘科长笑着说:“是最安全的,你妈妈做饭肯定不会有危险,放心吧。”
弹幕里有人刷 “验收合格啦”“开业倒计时”,ID “县文旅局” 留言:“招牌已经装上车了,下午两点到,带了红绸带,咱们一起挂招牌,再商量开业仪式的流程,邀请村民和粉丝代表来参加。” 李伟赶紧回应:“谢谢刘科长,谢谢文旅局,咱们的贝坊终于能开业了,孩子们就能在新厨房里吃热饭了!”
中午十二点,施工师傅们喝着鱼汤和红枣粥,浑身有劲。张师傅和阿强开始用陶土砖补台面,张师傅铺砖,阿强抹砂浆,动作很熟练,没一会儿就把缺砖的地方补好了,排水沿也铺得整整齐齐。“现在开始装烟囱,” 张师傅说,“用陈哥捐的弯头和密封胶带,把烟囱固定好,避开窗户,烟不会飘进厨房,孩子用着安全。” 小涛帮忙递配件,虽然力气小,却递得很准:“张师傅,弯头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拿。”
下午两点,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送来了招牌,是贝壳镶嵌的 “望海贝坊” 四个大字,周围还镶嵌着小海螺壳,在阳光下泛着光。工作人员还带来了开业仪式的流程表:“周六上午九点开业,邀请村民代表、粉丝代表、政府部门代表来参加,还有舞狮队表演,孩子们可以表演做邪修菜,展示咱们的成果。” 李伟和大家一起商量流程,小玥说:“我要表演做海鲜蔬菜粥,给大家尝,让大家知道咱们的邪修菜有多好吃。” 大家都笑着答应,场面很热闹。
下午四点,烟囱装好了,招牌也挂在了贝坊的正门上方,红绸带系在招牌上,随风飘动。整个 “望海贝坊” 看起来漂亮又结实 —— 贝壳墙的海浪图案清晰,灶台的台面整齐,烟囱笔直地伸向天空,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设计师小林看着贝坊,满意地说:“比设计图还好看,有村民们的参与,有孩子们的期待,还有大家的帮忙,这才是真正的‘望海贝坊’,充满了爱和温暖。”
傍晚时分,施工师傅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家,刘科长留下了安全手册:“开业后要按手册操作,定期检查灶台和烟囱,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过来处理。” 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也留下了邀请函:“明天把邀请函发给村民和粉丝代表,邀请他们来参加开业仪式,让大家一起庆祝。”
晚上七点,小玥的妈妈出海回来了,手里拿着刚捕的大螃蟹(特意留了两只,给孩子们做开业的菜),脸上带着疲惫,却笑得很开心:“玥玥,妈妈今天捕了大螃蟹,下周开业给大家做螃蟹粥吃,让大家尝尝妈妈的手艺。” 小玥拉着她的手,指着挂好的招牌和装好的烟囱:“妈妈,你看,咱们的‘望海贝坊’招牌挂好了,烟囱也装好了,下周就能开业,我还要表演做海鲜蔬菜粥,给大家尝呢。”
妈妈摸着招牌上的贝壳,又看了看新灶台,眼泪一下子掉下来:“玥玥真能干,咱们的‘望海贝坊’终于建成了,以后妈妈出海回来,就能在这么漂亮的厨房里给你做热饭,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也不用担心灶台不安全了。” 她蹲下来,抱着小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谢谢玥玥,妈妈今天特别开心,比捕到再多的鱼都开心。”
李伟站在旁边,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暖的 —— 这就是 “望海贝坊” 的意义,不仅是漂亮的招牌、结实的灶台,更是孩子们的梦想、渔民们的安心,是所有人用爱和努力搭建的 “温暖港湾”。周小雨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账本:“今天新增物资:五金店陈哥的烟囱配件 1 套、密封胶带 1 卷(已到),老梁捐的陶土砖 2 块(已到),县文旅局的招牌 1 块(已到);收到捐款 200 元(刘姨捐的,已到账),用来买豆腐和胡椒粉,刚好用完,没浪费。”
晚上九点,临时厨房的灯还亮着。李伟、沈亦舟、周小雨坐在帐篷里,商量着开业前的准备:“明天上午发邀请函,邀请村民和粉丝代表;下午打扫贝坊,准备开业用的桌椅和餐具,‘宝妈群’捐的儿童餐具够 50 个孩子用;沈亦舟负责教孩子们排练做邪修菜,选海鲜蔬菜粥和海鱼豆腐汤;周小雨负责协调志愿者布置现场,挂灯笼和气球,让贝坊更热闹。” 沈亦舟补充道:“开业当天要准备足够的食材,买新鲜的海鱼、虾、螃蟹,还有青菜和豆腐,让大家都能尝到渔村的味道,感受到咱们的温暖。” 周小雨则说:“县文旅局会派摄影师过来,记录开业仪式,还会把贝坊的故事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公益厨房,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李伟望着窗外的月光,洒在 “望海贝坊” 的招牌上,贝壳在月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像无数颗星星镶嵌在招牌上。他知道,“望海贝坊”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开业后,孩子们能在新厨房里吃热饭,渔民们能在出海归来后喝到热汤,粉丝们的爱心能继续传递,政府的支持能让贝坊越办越好。今天的困境让他更坚信:有政府的支持(监管局的验收、文旅局的推广),有村民的参与(阿强的帮忙、阿婆的粥、小玥妈妈的海鱼),有粉丝的牵挂(陈哥的配件、刘姨的捐款、宝妈群的餐具),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下去。
就像今天的海鱼豆腐汤,简单的海鱼和豆腐,却煮出了最鲜的味道;平凡的陶土砖和配件,却补好了台面、装好了烟囱。明天,太阳升起时,邀请函会送到村民和粉丝手里,贝坊会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会认真排练做邪修菜,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会继续在渔村里传递,直到 “望海贝坊” 的烟囱升起开业的第一缕烟,直到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安全的厨房里吃上热乎饭,盼回心爱的人,直到渔村的冬天,因为这小小的厨房,变得格外鲜暖而充满希望。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