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机场的寒风裹着雪粒,扑在沈亦舟脸上时,他才真正觉得“回了家”。飞机舷梯下,卓玛妈妈举着绣着茶苗图案的哈达,才让大叔抱着裹得严实的小孙子,次仁爷爷的马头琴正飘出《春芽谣》的调子。张爷爷被沈亦舟扶下飞机,手里还攥着那枚茶籽,指腹磨得发亮:“亦舟你看,藏区的雪都等着咱们呢。”
小孙子挣脱爷爷的怀抱,踩着积雪扑过来,举着个歪歪扭扭的纸壳牌:“沈老师!李师傅!我画的‘北京春芽’!”牌上用蜡笔画着四枚木牌和天安门,茶苗的叶子涂成了金色。沈亦舟蹲下来,摸了摸他冻红的脸蛋:“画得真好,等茶籽发芽了,咱们一起把它种在你的小茶苗旁边。”
回程的皮卡车里,暖壶里的酥油茶冒着热气。卓玛妈妈翻着沈亦舟手机里的展销会照片,忽然红了眼眶:“没想到咱们藏区的锅巴,能在北京卖这么好。牧民们听说后,都来问能不能加入合作社,现在报名的已经有二十多户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就是……育苗棚不够用了,今年新收的茶籽,还有农业大学寄来的培育苗,都得找地方安置,不然过几天大雪封山,就冻坏了。”
沈亦舟刚要开口,李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早想到了,在北京的时候就跟阿凯打听了,建一座标准化育苗棚,钢架、保温膜、温控设备下来,大概要五万块。咱们展销会的订金刚到账一万五,还差不少。”张爷爷掀开窗帘,看着路边刚冒头的茶苗被雪粒打弯,轻声说:“当年你爷爷建第一个育苗棚,是用牧民的羊毛毡和木头搭的,冬天漏风,茶苗冻坏了一半。”
车刚到合作社,周小雨的手机就响了,是“老茶客”团长发来的视频:“沈老师,我们北京粉丝团凑了点心意,是展销会现场大家捐的,一共八千块,已经打给合作社账户了。另外我们联系了河北的钢材厂,他们愿意以成本价给咱们供育苗棚的钢架,就是运输得咱们自己想办法。”视频里,团长举着捐款明细,“你看,最小的捐款是个五岁的孩子,用压岁钱捐了五十,说要给小茶苗盖‘暖房子’。”
“太谢谢你们了!”周小雨举着手机跑向暖厨,“家人们快来看,北京的家人们给咱们捐钱建育苗棚了!”正在暖厨里忙活的牧民们立刻围过来,次仁爷爷摸了摸手机屏幕,粗糙的手指在“五岁孩子捐款”那行字上轻轻蹭了蹭:“当年我跟着你爷爷种茶,连块像样的暖棚都没有,现在有这么多远方的亲人帮着,真好。”
傍晚的粉丝群里,“暖芽粉丝团”发起了“为春芽搭暖棚”的定向众筹。周小雨开启直播,镜头扫过合作社的空地支棱着的几根旧木头——那是当年沈爷爷搭的简易育苗棚骨架,现在已经歪歪扭扭。“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育苗条件,”她蹲下来,拍了拍地上的茶籽,“这些是从北京带回来的茶籽,还有农业大学的培育苗,再没有暖棚,今年的育苗计划就泡汤了。”
弹幕瞬间刷屏。“加班狗阿凯”率先打赏:“我们公司捐一万,另外我联系了格尔木的物流站,钢架运输我来协调,就是唐古拉山最近在下雪,可能要绕点路。”“护士小方”发来消息:“我发动医院的同事捐了三千,另外我托人买了二十套育苗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已经寄出去了,大概五天到。”“摄影爱好者阿哲”则说:“我把纪录片的预付款捐了五千,还联系了藏区的公益组织,他们能帮着协调本地的建材。”
小琳举着手机凑过来,脸上沾着面粉:“家人们,我提议!咱们搞个‘春芽认养’活动,认养一株茶苗只要五十块,我们会给认养的家人寄茶苗的生长照片,等茶苗长成,还会寄一斤新茶!”她晃了晃手里的认养卡,“我已经认养十株了,给我爸妈、给卓玛妈妈都认养了!”
“这个主意好!”弹幕里立刻有人响应,“我认养五株,给我家孩子当‘成长伙伴’”“我们公司团建认养一百株,就叫‘公司春芽林’”。沈亦舟补充道:“所有认养资金和捐款,我们都会实时公示在合作社的公众号上,每一笔支出都有凭证,大家可以随时监督。”
直播进行到一半,李伟端着一碗刚做好的牦牛肉汤走进来:“别光说钱的事,今天给家人们露一手新菜——藏区传统的‘石烹牦牛里脊’,明天直播教大家做,用咱们合作社自己养的牦牛,配上刚采的藏茵陈,营养又暖胃。”他把汤碗放在镜头前,汤色乳白,香气透过屏幕仿佛都能飘出去。
“李师傅终于要开新菜谱了!”弹幕里一片欢呼,小琳立刻举手:“我要学!上次学酥油藏香鸡把盐当成糖,这次我肯定不会翻车!”阿凯秒速接梗:“小琳你还是负责吃吧,我赌五包锅巴,你这次能把石头烧裂。”小琳气得叉腰:“阿凯你等着,这次我一定成功给你看!”
第二天一早,暖厨里就热闹起来。李伟穿着藏青围裙,面前摆着准备好的食材:新鲜的牦牛里脊、藏区特有的青石、切碎的藏茵陈和野葱。沈亦舟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食材检测报告:“家人们看,咱们的牦牛里脊来自海拔4500米的生态牧场,每100克含蛋白质23克,脂肪含量只有3.2%,比普通牛肉更有嚼劲,而且富含铁元素,特别适合冬天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