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舟则在旁边调馅:“牦牛肉馅要加葱姜水去腥,顺时针搅拌上劲,再加一勺青稞酒提香,不能加料酒,会掩盖牦牛肉的鲜味。”他往馅里加了勺盐,“一斤馅加六克盐,比做酱少两克,蒸菜要淡一点才鲜。”
小琳不甘心,偷偷拿了个小面团,学着李伟的样子擀皮,这次终于没破,她举着皮跑过来:“沈老师,你看我擀成了!”沈亦舟走过去,帮她把边缘修圆:“进步很大,下次可以试试包烧麦了——不过先说好,漏馅了自己吃。”弹幕里有人截图,配文“小琳的厨房逆袭之路”,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烧麦上锅蒸十分钟就熟了,掀开锅盖的瞬间,青稞面的清香和牦牛肉的鲜味混在一起,飘得整个合作社都能闻到。“好了!”李伟夹起一个烧麦,皮薄得能看到里面的肉馅,“看这皮,透亮!咬一口肯定爆汁。”他递给陈国安一个,“陈爷爷,尝尝这青稞烧麦,比当年您和我爷爷吃的青稞饼精致多了。”
陈国安咬了一口,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他赶紧用手接住:“香!比当年在上海吃的小笼包还香。”才让大叔的小孙子踮着脚够蒸笼,油蹭到了下巴上,像只小馋猫:“李师傅,太香了!我也要学做烧麦,去广州展会给大家表演。”李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等展会结束,我教你全套手艺。”
直播接近尾声时,周小雨汇总了捐助情况:“张总的发酵箱今天从西宁出发,三天到;北京粉丝团的捐款明天到账;阿凯的机票已经订好了,和我们同一天去广州。另外广州粉丝团联系了展会附近的酒店,给我们留了十间房,价格很优惠。”她刚说完,“护士小方”的消息弹了出来:“我带着医疗队也订了去广州的机票,展会期间给大家做健康保障,顺便帮你们宣传。”
“每次都让大家为我们操心,真的很过意不去。”沈亦舟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所有捐款捐物的家人,我们都会在展会的‘爱心墙’上贴上名字,现场制作的烧麦和牦牛肉酱,也会优先送给你们品尝。”他举起手里的“藏雪芽”种子样本,“这是我们和农业大学合作培育的‘藏雪芽’种子,我会把它做成纪念徽章,抽奖送给十位家人,感谢大家的支持。”
直播刚结束,商务局的王局长就打来了电话,带来了好消息:“广州的食品检测机构我已经协调好了,你们的牦牛肉酱和烧麦做好后,直接寄样本过去,他们优先检测,一天就能出报告,不耽误展会使用。”他顿了顿,“另外,农业大学的王教授也会去广州展会,他带着‘藏雪芽’的培育幼苗,和你们一起参展。”
“还有个惊喜。”王局长补充道,“广州的援藏办为你们争取到了‘助农先锋’的演讲环节,沈亦舟你作为代表发言,能在全国客商面前宣传藏北春芽,机会难得。”
沈亦舟刚挂了电话,就接到了“食品厂张总”的来电,语气带着歉意:“亦舟,运发酵箱的车在橡皮山遇到了暴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估计要晚一天到。”他发来现场视频,货车停在路边,司机正戴着吸氧面罩休息,路边的积雪已经没过脚踝,“现在只能在服务区等雪停,等司机缓过来再走,大概要多花一天时间。”
粉丝群里得知消息后,“高原老杨”立刻留言:“我在橡皮山有认识的医生朋友,我已经让他带着氧气瓶去服务区了,给司机做检查。”“物流达人老陈”说:“我协调了服务区的暖气房,让司机好好休息,发酵箱我已经安排人用保温被裹紧了,不会冻坏。”“摄影爱好者阿哲”则表示:“我带着团队在服务区,实时给你们报情况,一出发就通知你们。”
“不能等设备!”沈亦舟立刻召集众人开会,“我们先用火塘加陶缸做临时保温,先做一批酱应急。李伟,你带卓玛姐和小琳处理牦牛肉,把肉切成丁,用盐腌一下;老张,你和陈爷爷砌火塘,把陶缸洗干净消毒;我去山上捡点干牦牛粪,火塘要用牦牛粪烧,温度稳定。”
当天下午,合作社的成员们就忙了起来:李伟带着人在暖厨里切牦牛肉,刀剁在案板上“咚咚”响;“农技老张”和陈爷爷砌火塘,用泥土把陶缸围起来,只留一个小口添火;沈亦舟和才让大叔去山上捡牦牛粪,背回来的牦牛粪堆成了小山。
火塘点燃后,暖厨里的温度很快升了起来。陈爷爷用温度计测了测陶缸的温度:“二十度刚好,和发酵箱一样。”他把腌好的牦牛肉丁倒进陶缸里,加入香料和青稞酒,“按你爷爷的方法,每天搅拌两次,三天就能发酵好。”
小琳在旁边记录发酵时间,她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写着:“三月十五日下午三点,牦牛肉酱入缸,温度二十度,湿度百分之六十。”沈亦舟走过去,帮她把笔记本上的错别字改过来:“是‘湿度’不是‘湿渡’,下次再写错,罚你包一百个烧麦。”小琳吐了吐舌头,赶紧改过来:“知道了,沈老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