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自告奋勇要揉面,刚把面团按下去就粘了一手。“我的小祖宗,你还是去统计粉丝捐赠名单吧!”李伟赶紧把面团抢过来,“上次包烧麦漏馅,这次揉面粘手,你的厨房天赋是不是被倒春寒冻住了?”弹幕立刻笑疯:“小琳的厨房事故更新到冻害篇了”“阿凯赌十包辣条,小琳下次会把锅盔烤成石头”“建议给小琳颁发‘最佳气氛担当’证书,远离面团”。
李伟演示着揉面:“面团要揉到表面光滑,像婴儿的皮肤一样,醒发后体积要大一倍。”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暖棚的阳光下,“这里温度刚好,二十分钟就能醒发好。”他把牦牛肉末倒进碗里,“牦牛肉要加葱姜水和青稞酒去腥,再加点沙棘果碎,酸甜味能中和肉的腥味。”
沈亦舟则在旁边调酱料:“根腐病是真菌病害,其实沙棘果的汁液也有杀菌作用,我们可以把沙棘果煮水,用来浇茶苗的根部,和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他往酱料里加了点盐,“一斤牦牛肉加五克盐,锅盔是主食,味道要重点才香。”
小琳不甘心,偷偷拿了一小块面团,学着李伟的样子揉,这次终于没粘手,她举着面团跑过来:“沈老师,你看我揉成了!”沈亦舟走过去,帮她把面团搓圆:“进步很大,下次可以试试包馅——不过先说好,包漏了自己吃。”弹幕里有人截图,配文“小琳的厨房逆袭之路2.0”,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二十分钟后,面团醒发好了,李伟把面团擀成薄饼,铺上牦牛肉馅,卷起来再擀平,放进烧热的平底锅里。“炕的时候要小火,两面各炕三分钟,听到‘滋滋’响就熟了。”他掀开锅盖,一股青稞的焦香和牦牛肉的鲜味混在一起,飘得整个暖棚都能闻到。
“好了!”李伟夹起一块锅盔,外皮金黄酥脆,里面的肉馅鲜嫩多汁,“看这锅盔,外酥里嫩,咬一口暖到胃里。”他递给陈国安一块,“陈爷爷,尝尝这抗冻锅盔,比当年您和我爷爷在雪地里吃的冻糌粑强多了。”
陈国安咬了一口,酥皮掉了一地:“香!比当年在上海吃的葱油饼还香。”他放下锅盔,给大家讲起一九八四年的倒春寒:“那时候比现在还冷,茶苗刚冒头就被冻坏了,你爷爷带着我们把自己的棉袄拆了,用棉花裹住茶苗,才保住了几株。”
直播接近尾声时,周小雨汇总了捐助情况:“李姐的杀菌剂今天从青海出发,三天到;老王的保温物资明天从兰州出发,四天到;北京粉丝团的捐款后天到账;阿凯的塑料薄膜明天从广州空运,两天到。另外中医药大学的张教授联系了我们,说沙棘果和藏红花煮水,既能给人暖身,又能给茶苗杀菌,一举两得。”她刚说完,“中药商老周”的消息弹了出来:“我捐五十斤藏红花,从西藏日喀则发货,三天到,给大家煮水喝,抗冻又活血。”
“每次都让大家为我们操心,真的无以为报。”沈亦舟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所有捐款捐物的家人,我们都会在基地的‘爱心长廊’上挂上你们的照片和故事,等茶苗长成,第一波新茶做成的茶饼,会亲手寄给你们。”他举起手里的老茶籽幼苗,“这株爷爷的茶苗,我会拍成延时摄影,每天在粉丝群里更新生长情况,让大家一起见证它的成长。”
直播刚结束,文旅局的张局长就打来了电话,语气激动:“我刚从省文旅厅开会回来,你们的‘藏雪芽’基地太有特色了,我们决定把它列为‘藏区农旅融合示范项目’,给你们拨五百万的扶持资金,用于建设民宿和观景台,下个月就到账。”他顿了顿,“另外我们帮你们对接了旅游平台,下个月就开始预售‘藏区茶苗体验游’,游客可以来基地采茶、做锅盔,肯定能火。”
“还有个好消息。”张局长补充道,“央视的《乡村振兴》栏目听说了你们的故事,已经派记者过来了,明天就到基地采访,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藏北春芽的故事。”
沈亦舟刚挂了电话,就接到了“工程队老王”的来电,语气带着歉意:“亦舟,运保温物资的车在唐古拉山遇到了大雪封路,司机说能见度不足五米,根本没法走,估计要晚一天到。”他发来现场视频,公路被大雪覆盖,旁边的积雪已经没过膝盖,“现在只能在服务区等雪停,等雪铲车清理完才能走,大概要多花一天时间。”
粉丝群里得知消息后,“高原老杨”立刻留言:“我在唐古拉山有认识的养路队朋友,我已经让他带着雪铲车去支援,争取明天下午就能通车。”“物流达人老陈”说:“我协调了服务区的暖气房,给司机安排了热饭和热水,保温物资都用防寒毡裹紧了,不会冻坏。”“摄影爱好者阿哲”则表示:“我带着团队在封路现场,实时给你们报雪情,一通车就通知你们。”
“不能等物资!”沈亦舟立刻召集众人开会,“卓玛姐,你带妇女们把牧民家里的旧棉袄、旧毯子收集起来,撕成小块裹住茶苗根部,先应急保温;才让大叔,你带年轻牧民去山上挖点干燥的苔藓,铺在苗床表面,能减少土壤湿度,防止根腐病;老张,你和医疗队的人一起,用沙棘果煮水,给茶苗灌根杀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