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凝在茶苗的嫩芽上时,沈亦舟的指尖已经触到了一片卷曲的叶片——叶缘泛着焦黄色,背面爬着几只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小绿虫,像撒在叶上的碎翡翠。他立刻蹲下身,扒开周围的土垄,发现邻近三株茶苗的根系都缠着细细的白丝,心猛地一沉。
“李伟!”他朝民宿工地的方向喊,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慌,“你快过来看看,茶苗不对劲!”
李伟正和援建队的工程师老吴核对民宿的梁柱尺寸,手里还攥着根画粉棍。听见喊声,他把粉棍一塞就往茶园跑,裤脚带起的泥点溅在刚平整的地基上。“怎么了?”他蹲在沈亦舟身边,指尖捏起那片焦叶,“这是……茶小绿叶蝉?还有根结线虫?”
赶过来的李教授脸色也变了,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病虫害图鉴翻到某一页:“没错,就是这两样。洪水过后湿度大,最容易滋生这些玩意儿。要是不及时治,用不了一周,整片茶园的茶苗都得遭殃。”他指着根系的白丝,“这线虫会吸光茶苗的养分,叶子蝉还传播病毒,双重打击啊。”
沈亦舟翻着爷爷的笔记,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飞快滑动:“爷爷写过,他当年在淮安救灾,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用苦楝叶煮水浇根能杀线虫,对付叶蝉得用印楝油喷雾,但这两种东西都得现采现制,咱们这儿哪儿找这么多苦楝树?”
“后山有片苦楝林!”秦大山扛着锄头跑过来,草帽檐上的露水顺着帽绳往下滴,“洪水没淹到那儿,就是树长得密,不好砍。可这印楝油……我活了五十多年,从没在湘西见过印楝树啊。”
周小雨的直播架刚好架在旁边,镜头把几人凝重的神情都拍了进去。她赶紧把麦克风凑到李教授身边,声音放轻却清晰:“家人们,我们遇到新麻烦了。茶园里爆发了病虫害,需要苦楝叶和印楝油才能防治。苦楝叶后山有,但印楝油咱们这儿没有,有没有家人知道哪里能买到?或者有替代的办法?”
弹幕瞬间从之前的“期待春芽茶香肉”变成了焦急的讨论。“农业狗小李”的ID跳得最快:“我是农科院植保所的!印楝油湖南没有,但广西凭祥的农资市场有现货!我现在就联系那边的同学,让他们帮忙调货!”
“云南茶农老王”跟着发:“苦楝叶煮水的时候得加生石灰,比例10:1,煮透了放凉再浇,杀线虫效果翻倍!我当年就是这么救的茶园!”下面立刻有人接:“老王靠谱!我家种茶三十年,这个方子确实管用!”
“广西农资小张”的留言带着急迫:“我就是凭祥做农资的!印楝油我这儿有十吨,现在装车走绿色通道,最快三天到湘西!但运费得三千,我先垫着?”
李伟赶紧对着镜头摆手:“运费不用你垫!‘老茶客’团长的第三批捐款刚到账,正好能用上。小张你把账号发过来,我们现在就转钱。”他转头对秦大山说,“你带几个年轻村民去后山砍苦楝叶,注意安全,别伤着自己。”
“李老师等一下!”“农业狗小李”又发了条长评,“印楝油虽然管用,但浓度得控制在0.3%,不然会烧苗。我把稀释方法和使用说明做成文档,现在发给周小雨。另外,线虫怕高温,浇完苦楝水后,最好在土垄上盖层秸秆,既能保墒又能杀菌。”
沈亦舟立刻掏出手机:“我来对接小李,把方法记下来。”他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敲击,抬头对李伟笑了笑,“你看,咱们的粉丝里藏着不少专家,比我翻爷爷的笔记还快。”
“那是,咱们春芽团队的粉丝都是‘全能后援团’!”李伟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对志愿者们喊,“一组跟秦支书去后山采苦楝叶,二组跟着李教授学煮水配药,三组去镇上买生石灰和秸秆,中午我给大家做‘茶芽驱虫糙米饭’,吃完更有力气干活!”
弹幕里瞬间又活泛起来。“加班狗阿凯”发了个嫉妒的表情包:“凭什么你们又有新菜吃?我在藏区啃了三天青稞饼,小琳做的糖馒头甜得我牙都快掉了!”“小琳本琳”立刻回复:“那是你不懂欣赏!李老师都说我有进步了,下次给你做茶芽青稞饼,保证不甜!”下面跟着一串“阿凯保重”的调侃,把紧张的气氛冲淡了不少。
沈亦舟趁着李伟安排工作的间隙,给“农业狗小李”回了消息,把爷爷笔记里关于病虫害防治的补充方法发了过去。没过两分钟,小李就回了电话,声音带着年轻人的激动:“沈老师,您爷爷的方法太有用了!他提到的‘轮作驱虫法’,我们所里去年刚验证过,比单纯用药效果还好!”
“真的?”沈亦舟眼睛一亮,“我爷爷说在茶园里间种大蒜和薄荷,既能驱虫又能改良土壤,就是不知道适不适合湘西的气候。”
“太适合了!”小李的声音更响了,“湘西的酸性土刚好适合大蒜生长,薄荷的气味还能驱避叶蝉。我现在就把间种的间距和方法发给您,咱们可以在茶园外围先种一圈试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