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鼻嘴村的晨霜还凝在茶芽尖上,深加工工厂的地基已挖出整齐的轮廓。李伟踩着结霜的田埂走向工地,沈亦舟正蹲在地基边核对钢筋间距,他的劳保鞋沾着红泥——这是村里老砖窑烧的防滑鞋底,“‘建筑工程师老杨’凌晨发消息,说地基排水层要加铺两层土工布,湘西雨季长,这样能防渗水。”
“欧盟有机认证的检测团队今天到。”李伟递过保温桶,里面是茶芽小米粥,“晓茶说粉丝‘检测师阿雯’特意把自家实验室的标准流程发过来了,从土壤取样到茶样农残检测,每一步都标着关键控制点。”他望着远处的盘山公路,“粉丝捐赠的检测设备从上海运过来,走了四天,昨天在鄂西遇到大雪封路,‘货运代理阿涛’正协调铲雪车开路,应该能赶在检测前到。”
话音刚落,周小雨举着直播架跑过来,镜头里的弹幕已经炸开:“李老师别慌!我是气象站的,鄂西的雪上午就停了,设备车已经上高速了!”她把手机屏幕转向李伟,“‘检测师阿雯’建了个技术支援群,里面有10个有机认证专家,说要远程指导咱们准备样品,保证一次通过!”
“太贴心了。”李伟指尖划过屏幕,“老茶客”团长的留言格外醒目:“我带了20个粉丝代表在县城等着,设备一到就帮忙卸货,咱们春芽的认证,绝不能出岔子!”弹幕里“春芽必胜”刷屏,“化学老师阿杰”留言:“农残检测我熟,要是遇到指标争议,我来跟检测团队掰扯,保证咱们的生态数据站得住脚!”
上午九点,检测团队的车先到了。领头的张工戴着白手套,刚下车就被茶园的景象吸引:“这红壤透气性真好,旁边的蓄水池是生态灌溉用的吧?”他蹲下身捏起一把土,“没有化肥残留的结块感,看来你们的生态种植不是噱头。”沈亦舟递上种植日志:“这是两年的记录,从茶籽播种到驱虫用的印楝油采购单,每一项都有凭证。”
刚进入取样环节,设备运输的消息传来——货车在村口的陡坡上打滑,卡在了弯道处。“车上拉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不能颠簸!”晓茶急得声音发颤,“这设备是粉丝‘生物公司王总’捐赠的,价值80万,专门用来检测茶多酚含量,要是坏了,认证数据就少了关键支撑。”
周小雨立刻开启紧急直播,镜头对准村口的陡坡。弹幕瞬间从“加油”切换到解题模式:“我是公路局的,那个弯道坡度15度,用三角木垫轮胎!”“我开过大货车,让车头朝下坡方向,慢慢倒车调整角度!”“老茶客”团长的语音跳出来:“我们已经带着铁锹和防滑链赶到了,李老师放心!”
李伟和沈亦舟赶到时,粉丝们正趴在结冰的路面上撒融雪剂。“检测师阿雯”裹着羽绒服,指挥大家用三角木固定轮胎:“设备箱里有防震缓冲层,只要不侧翻就没事。”她递给沈亦舟一个检测仪,“这是我带来的便携式农残速测仪,先做个初检,让检测团队看看咱们的硬实力。”
半小时后,设备车终于安全抵达。当工作人员打开集装箱,张工凑过去看了一眼就竖起大拇指:“这是安捷伦的最新款仪器,比我们实验室的还先进。”他转头对李伟说,“能让粉丝这么用心,你们的春芽茶园,有温度。”
中午的春芽厨房,李伟要教大家做“茶芽扣肉”,既是给检测团队接风,也为紧张的认证环节添点烟火气。小琳系着绣着茶芽的围裙,正把五花肉焯水:“李老师,这扣肉要肥而不腻,全靠咱们的春芽茶汤去油吧?”她举起粉丝“厨具商老冯”捐赠的砂锅,“用这个紫砂锅炖,肉更入味。”
“先把五花肉煮到八成熟,用春芽茶汤浸泡20分钟。”李伟接过焯好的肉,在皮上抹上蜂蜜和茶粉,“茶汤里的茶多酚能软化肉质,还能去除油腻,比用料酒更健康。”他把肉放进油锅炸至金黄,“炸到皮起皱,这样蒸出来才会酥烂。”
“春芽茶的茶氨酸能中和肉的腥味,茶多糖还能让汤汁更浓稠。”沈亦舟递过调好的酱汁,“酱油和茶汁的比例是1:3,再加点冰糖提鲜,蒸的时候用荷叶垫底,既能吸油又能增香。”他指着电子计时器,“大火蒸40分钟,关火焖10分钟,肉烂而不碎。”
阿凯突然从门外探进头,手里举着个空碗:“我来帮大家试毒!这扣肉看着就香,比我妈做的梅菜扣肉还诱人。”小琳拿起锅铲作势要打:“昨天偷吃茶芽酱被抓,今天还敢来?先去帮检测团队洗茶样瓶!”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刷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李老师的配方太专业了,我已经记下来了,明天就出复刻教程!”
茶芽扣肉刚端上桌,检测团队的张工就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肉一点都不腻,满口都是茶的清香,比我在五星级酒店吃的还地道。”他放下筷子,“说实话,我检测过这么多茶园,你们的茶不仅品质好,还能做成这么多美食,这就是活的茶文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