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索马里返回龙鼻嘴村时,春芽丝路烟火学院的招生申请已经堆成了山。“埃及、苏丹、南苏丹的青年都来报名,”晓茶举着申请表,“粉丝‘建筑商阿峰’已经设计了学院的沙漠适配方案,教室用防沙材料,厨房配防风灶,下个月开罗分院就能开工。”
冬至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烟火暖非洲”国际论坛。国内三十个省的餐饮代表、非洲二十个国家的合作方、联合国难民署与粮农组织的代表,都聚在了龙鼻嘴村。晓茶站在台上,公布最新成绩:“春芽烟火厨坊已在非洲开设20个分站,‘应急套餐’销量突破2000万份,培训了5000名当地急救员和厨师,春芽基金会资金突破40亿元,在全球建了四百所希望小学和一百个急救站!”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论坛现场,李伟和沈亦舟联手演示非洲特色“急救+营养”套餐——“仙人掌羊肉杂粮饭”搭配“薄荷电解质水”。“羊肉焯水去血沫,和泡好的高粱米一起煮,快熟时加仙人掌果泥和香料,”李伟搅动砂锅里的饭菜,“仙人掌果的甜能中和羊肉的膻,高粱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特别适合肠胃弱的人。”沈亦舟则拿着薄荷电解质水讲解:“1升水加6克盐、10克糖、5克薄荷粉,薄荷能清热解暑,比普通电解质水更适合高温地区。”他把饭菜递给索马里少年,“这是家的味道,是活下去的味道。”
“仙人掌果的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伤口愈合,”沈亦舟帮着分饭,“薄荷电解质水要现配现喝,放久了薄荷味会散。”索马里少年吃了一口饭,又喝了一口水,眼泪掉在碗里:“我要把这个配方带回难民营,教更多人做,还要去春芽学院学急救,以后当一名救援医生。”阿凯刚伸手要盛第二碗,被小琳用勺子挡住:“留给联合国代表吃!昨天你演示中暑急救时,把降温毯裹反了,被‘阿强’在弹幕里评为‘急救界的反向标杆’,还没好好练呢!”弹幕里“阿凯反向急救”的表情包刷了屏,“非洲餐饮老板阿明”留言:“我已经在内罗毕开了烟火厨坊分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学做仙人掌杂粮饼!”
晚上的篝火晚会,全球春芽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宇和索马里少年一起领唱《烟火暖非洲》,稚嫩的歌声飘在夜空中,中文、索马里语、斯瓦希里语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非洲厨师弹着康加鼓,沈亦舟吹着竹笛,中东代表敲着手鼓,几个索马里青年还现场演示了急救口诀顺口溜,引得大家阵阵掌声。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语言,奏出相同的旋律——那是希望的旋律,是爱的旋律,是烟火缭绕、知识护航的生命旋律。
李伟和沈亦舟并肩坐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和山下亮着灯的烟火厨坊体验店。“你看,”沈亦舟指着远处的春芽国际培训中心,“索马里的孩子吃上热乎饭了,青年们要去学院学技能了,我们的模式真的在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首饰盒,里面放着两枚仙人掌与书本结合形状的金吊坠,背面都刻着“知识传希望”五个字,“这是用索马里第一笔能量棒订单的利润定制的,咱俩一人一枚,象征着咱们用食物和知识,一起给非洲带去希望。”
“够意思!”李伟拿起一枚吊坠攥在手里,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沈亦舟拍拍他的肩膀:“下个月,我们去开罗参加烟火学院分院的开业典礼,然后去南苏丹推进‘急救+种植’项目。以后,咱们要在非洲建更多的学院和厨坊,让春芽的烟火气和急救知识,飘遍每一个战乱饥荒的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上热乎饭,每一个青年都有学技能的机会。”
“没问题!”李伟手肘轻撞了下沈亦舟的胳膊,闻着山下飘来的饭菜香和仙人掌果的甜香,心里格外踏实。远处的山泉在流淌,近处的篝火在跳动,不同肤色的笑脸映在火光里,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春芽丝路烟火学院的办公楼上,灯光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索马里每一个需要烟火与希望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李伟和沈亦舟就带着技术团队去了新疆。小婷穿着营养师的白大褂,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扶贫点里:“李老师,沈老师,我们把非洲模式本土化了!”她指着眼前的沙棘杂粮加工站和急救点,“这里的村民用沙棘果代替仙人掌果,做沙棘杂粮糕;我们还培训了牧民急救员,教他们处理中暑和摔伤,现在‘沙漠烟火套餐’特别受欢迎,一个月能挣五千多。”她身边的索马里厨师补充道:“我把非洲的香料配方加进去,沙棘糕更开胃了,牧民们都爱吃!”
在加工站里,小婷演示了沙棘杂粮糕的制作过程和沙漠急救技巧:“这是艾力帮我改进的太阳能烤炉,不用柴火,靠太阳就能烤糕;沙漠中暑要立刻移到沙窝阴凉处,用沙埋住小腿降温,比用水擦身更管用。”她拿起一块刚烤好的糕,“里面加了春芽营养粉和本地的枸杞,营养够,还能补充水分。”沈亦舟接过糕仔细品尝,又检查了急救点的太阳能急救箱,点头称赞:“这是烟火模式的又一次创新,把不同地区的经验结合,让爱心落地生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