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的飓风“劳拉”刚掠过太子港,李伟的登山靴就踩碎了脚下的瓦砾——胸前木薯十字金吊坠的链子缠在沾满泥浆的防晒衣上,鼻尖萦绕着诺丽果的酸涩味与消毒水的刺鼻气息,两种味道交织成灾后独有的沉重。沈亦舟扛着防水急救箱走在前面,防风镜上的裂纹遮不住眼底的凝重,“粉丝‘海地华侨阿杰’的线报没错,飓风掀翻了80%的棚屋,太子港难民营断水断粮5天,更糟的是洪水污染了水源,昨天就有三个孩子死于霍乱脱水。”他指向远处的临时安置点,一个母亲正用破布蘸着浑浊的雨水给孩子擦嘴,旁边躺着个腹泻不止的老人,身下的草席已经渗出血色。
“必须先建净水点、霍乱急救站和防霉厨房!”晓茶蹲在联合国救援车的引擎盖上标注物资落点,帆布包上的“春芽抗灾”刺绣被雨水泡得发皱,“‘海地飓风救援专项捐款’500万前天到账,走这里改动一下,李伟和沈亦舟是同事关系,两人只能算是兄弟情谊巴拿马中转花了18天,现在能买耐飓风木薯种、诺丽果和霍乱疫苗,但太子港港口被沉船堵塞,物资要雇当地渔船走内河运输,至少10天才能到。我们带的‘应急套餐’只剩250份,抗霍乱急救包也只够处理40个病例,撑不过5天。”她刚说完,安置点就传来孩子的哭声——那个用雨水擦嘴的孩子,突然剧烈呕吐,吐出来的液体带着暗红色血丝。
“开直播!让后援团打通运输链,同步学霍乱急救!”周小雨的直播架刚固定在救援车的车顶,镜头先扫过灾后惨状:光着脚的孩子在瓦砾堆里捡发霉的面包,腿上长着溃烂伤口的难民靠在断墙边,接着对准那个呕吐的孩子,“家人们!海地霍乱大爆发,孩子呕吐带血了!我们缺内河运输船、净水设备,更缺霍乱急救方法,求支招!”镜头一转,阿凯正把止泻药往孩子嘴里塞,弹幕瞬间被“红框预警”刷屏。
“阿凯停手!霍乱不能瞎用止泻药!”粉丝“急救专家阿强”的留言秒顶前排,“先测霍乱试纸!阳性要补水优先,用口服补液盐3号,成人一次500毫升,儿童按体重算!止泻药会把毒素堵在体内,加重病情!孩子呕吐先侧躺防窒息,立刻补水!”紧接着“物流老板阿峰”冒泡:“我在太子港外海有三艘远洋渔船,现在装物资,雇了海地海军护航,绕开沉船区,8天内必到内河码头!”“医药商阿伟”甩来捐赠清单:“400套抗霍乱急救包、1000支霍乱疫苗、3000升净水片,从多米尼加空运,5天到太子港机场,风暴余威延误最多加2天!”“农业专家阿农”发来种植手册:“海地诺丽果耐贫瘠,我捐15吨耐飓风木薯种,和物资一起运,教难民种木薯自救!”“气象专家阿云”同步预警:“未来3天有热带低压,运输船要避开北纬18度海域!”
晓茶用防水笔在笔记本上速记物资信息,沈亦舟已经冲过去处理患儿:“小琳,拿急救包的霍乱试纸和口服补液盐!李伟,准备净水设备!”他快速把孩子侧放在塑料布上,解开湿透的衣服,用体温枪一测——38.9度,“‘阿强’说霍乱核心是‘先补水再治泻’,试纸要等10分钟出结果,这期间必须持续喂补液盐。”李伟熟练地组装好粉丝“净水设备商阿明”捐的便携净水机,接了半桶雨水过滤,“用过滤后的净水冲补液盐,1升水配1袋盐粉,别用生水,会二次感染。”
临时急救点的防水帐篷刚搭好,就挤满了求医的难民。沈亦舟趁机开起“霍乱急救小课堂”,用克里奥尔语和手势演示:“霍乱分轻型、中型、重型,重型会在24小时内脱水死亡,记住‘测、补、净、隔’四字诀。”他举起霍乱试纸,“滴两滴粪便样本,10分钟后变蓝就是阳性,立刻喝补液盐,每腹泻一次补500毫升,别等口渴再喝!”阿凯举着刚消毒好的试纸跑过来,红着脸说:“沈老师我错了,刚才差点害了孩子,幸好没喂多止泻药。”弹幕里“阿凯急救黑洞终极版”的表情包刷屏,“急救专家阿强”留言:“知错就改!再教你一招,霍乱要隔离,患者的粪便要用石灰消毒,别乱倒污染水源!”
处理完首个霍乱病例,李伟看着安置点外排队的饥民,发现他们手里都攥着橙黄色的果实——海地随处可见的诺丽果。“这东西能吃吗?”他指着一个老人手里的诺丽果问本地向导,向导皱眉:“又酸又涩,熟了会烂,我们只会喂猪,现在没吃的才捡来啃。”李伟眼睛一亮,立刻启动“烟火厨坊·灾后耐生食材计划”:“用诺丽果和耐飓风木薯粉做‘抗霍乱营养饼’,既能补维生素又能顶饿,刚好对抗霍乱消耗!”
小琳从物资箱里拿出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防风平底锅,“李老师,诺丽果要去籽煮吧?‘营养师阿梅’说诺丽果含维生素C是橙子的3倍,能增强抵抗力,木薯耐储存,刚好适合灾后。”她戴着橡胶手套剥诺丽果,橙黄色的汁液滴在瓦砾上,“这果子真软,一捏就烂,籽特别多。”“去籽后煮20分钟去涩,捣成泥,加木薯粉、少量盐和糖揉成团,”李伟把平底锅架在太阳能灶上,灶面在多云天气里仍能聚光,“烤15分钟,外脆里软,霍乱患者吃着不刺激肠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