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的汤包箱子压得有点变形,但里面的汤包完好无损。她视频连线时,对着镜头哭唧唧:“你们看,我的汤包没翻车!”画面里,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汤包,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米娅咬了一口,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门牙。
贝莱领着难民们帮忙卸物资,他的几个前战友也来了,放下了枪,拿起了铁锹。沈亦舟和阿铁组装播种机,李伟和贝莱规划茶苗种植区——难民营旁边的荒地刚好适合种茶,贝莱说,这里的红土和湘西的很像,就是需要改良一下酸碱度。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对准了刚种下的茶苗,夕阳的金光洒在嫩绿的芽尖上,像镀了层金边。“家人们,”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提格雷的春芽,今天扎根了。”镜头拉远,茶苗的绿色沿着红土蔓延,和远处的难民帐篷、中国援助车队连成一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深夜,难民营的灯亮了一片,太阳能路灯是阿铁带来的,灯光柔和地照在茶苗上。李伟和沈亦舟坐在灶台边,火塘里的柴火烧得噼啪响,贝莱端来一碗煮好的苔麸粥,加了春芽茶,清香扑鼻。“明天我带你们去看一处山泉,”他说,“那里的水干净,适合浇茶苗,以前我妻子总去那里洗衣服。”
沈亦舟摸出手机,秦大山的消息发了进来,附带张照片——湘西的茶园里,茶花正开得热闹,阿花和杜尔举着写有“埃塞俄比亚加油”的牌子,笑得灿烂。“秦大叔说,”沈亦舟把手机递给李伟,“中非合作峰会下个月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邀请我们去发言,还说要把春芽茶作为峰会的指定用茶。”
李伟喝了口粥,茶香混着苔麸的清香在舌尖散开。他望向窗外,米娅正和几个孩子围着茶苗转,手里拿着贝莱做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和平茶苗”。远处的高原上,中国援助车队的灯光像一串星星,照亮了红土上的希望之路。
“下一站,苏丹。”沈亦舟指着地图上的标注,眼里闪着光。
李伟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001号茶苗的种子,沾着湘西的红泥和索马里的沙粒,现在又多了点埃塞俄比亚的土。“这些种子,”他说,“比炮火更有力量。”
夜风吹过,茶苗的叶子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回应他的话。远处的炮火声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山泉的流淌声,在提格雷高原的夜空里,汇成一首关于希望的歌。
第二天清晨,李伟和沈亦舟跟着贝莱去看山泉。山泉从岩石缝里流出来,清澈见底,阳光照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米娅捧着个小陶罐来接水,看见李伟,笑着跑过来,把一罐水递给他:“给茶苗喝。”
李伟接过陶罐,水是凉的,却暖到了心里。他蹲下来,摸了摸米娅的头:“等茶苗长大了,我们就建一所学校,让你和其他孩子都能去上学。”
米娅点点头,指着山泉边的一块空地:“我要在这里种一棵最大的茶苗,等它开花了,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了。”
李伟的眼眶湿了。他知道,米娅的爸爸妈妈不会回来了,但这些茶苗会长大,会开花,会结出种子,把希望传递下去。在这片饱经战乱的红土上,春芽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这山泉,永远不会干涸。
沈亦舟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幕——米娅捧着陶罐站在山泉边,身后是刚种下的茶苗,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像天使一样。他把照片发给秦大山,附了一句话:“湘西的种子,在埃塞俄比亚发芽了。”
很快,秦大山的回复来了:“等你们回来,咱们一起喝春芽茶。”
李伟和沈亦舟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这一天不会太远。春芽的茶香,已经飘遍了非洲的大地,也飘向了更遥远的未来。在这条充满艰险却又充满希望的路上,他们会一直走下去,让每一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都长出属于自己的春芽。
远处的天空,一只雄鹰展翅飞过,翅膀下是连绵的红土和嫩绿的茶苗,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卷。周小雨的直播还在继续,镜头里,越来越多的难民加入了种茶的队伍,他们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那是对生活的希望,对和平的期盼。
春芽,不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希望,一种力量,一种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爱。在非洲的大地上,这种爱正在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