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关于食堂午餐的回忆,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林知意刻意用高强度的后续工作将自己填满,试图将那份不合时宜的感伤与怀念压制下去。与“蓝海基金”的接洽进入了关键阶段,联合技术标准的定稿也到了最后冲刺,每一分钟都被赋予了实际的重量,不容她沉溺于虚无缥缈的情绪。
然而,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很难彻底关紧。那些被刻意遗忘的细节,总会在工作的间隙,悄无声息地溜出来,提醒着她那段共同拥有的、无法抹杀的过去。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联合技术标准的最终评审会结束得比预期要早。当最后一条修改意见被记录在案,项目组成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成就感的轻松笑容。长达数周的密集讨论和反复修改,终于看到了终点。
“辛苦各位了。”陆延舟合上面前的笔记本电脑,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在林知意脸上停留了一瞬,“草案按今天讨论的结果最终修订,下周一之前分发签署。”
众人纷纷起身,收拾东西,互相道别,会议室里一时间充满了桌椅移动和低声交谈的嘈杂。
林知意也整理着自己的文件,感觉肩上的重担卸下了一部分。她抬腕看了看表,还不到八点,对于最近的他们来说,堪称“早早下班”。
她正想着是回办公室再处理些积压的事务,还是直接回家,耳边却传来了陆延舟平静的声音:
“有时间吗?”
林知意抬起头,发现其他人都已经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陆延舟站在桌边,手里拿着车钥匙,目光落在她身上,不像是有工作要谈的样子。
“……有事?”她下意识地反问,带着一丝戒备。
陆延舟似乎看穿了她的防备,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但那弧度很快消失。“没什么要紧事。只是觉得,忙了这么久,或许可以找个地方,喝点东西。”
不是命令,不是要求,甚至算不上正式的邀请,更像是一个随口的提议。但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认真的等待。
林知意的心脏莫名地紧了一下。
喝点东西?在非工作的时间,以非工作的名义?
这无疑越过了“工作继续”那条模糊的界线。
她应该拒绝的。理智这样告诉她。分享过去五年?目录上的这个标题像是一个警示,预示着一旦踏出这一步,某些被刻意维持的平衡将被打破。
可是,看着他那双深邃的、似乎也藏着疲惫的眼睛,那句已经到了嘴边的“不了”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她想起了那盒虾饺,想起了那句“抱歉”,也想起了记忆中食堂里温暖的阳光。
他们之间,横亘着五年的空白。这空白里,填充了太多的误解、猜测和各自单打独斗的艰辛。也许……也许仅仅是也许,一次短暂的、不涉及核心矛盾的交谈,并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驱散一些迷雾?
“……好。”这个字几乎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轻得几乎听不见。
陆延舟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附近有个安静的地方。”
他没有选择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咖啡厅或酒吧,而是将车开到了一条僻静的、布满梧桐树的老街,停在了一家看起来颇有年头、门脸不大的威士忌吧外。
推门进去,灯光昏黄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雪茄烟叶、橡木桶和酒精混合的醇厚气息。吧台后穿着马甲的酒保安静地擦拭着酒杯,角落里零星坐着几桌客人,低声交谈,互不打扰。
陆延舟显然是这里的常客,酒保看到他,微微点头示意,引他们到一个靠墙的、相对隐蔽的卡座。
“一杯麦卡伦18年,纯饮。谢谢。”陆延舟对酒保说完,看向林知意,“你呢?”
林知意对威士忌并无太多研究,看着酒单上琳琅满目的名字,有些无从下手。“……和你一样吧。”
酒保应声而去。
卡座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脱离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坐在这样一个充满私密氛围的空间里,两人之间那层“工作伙伴”的外衣似乎被剥去了,露出了底下更为真实、也更为不知所措的内核。
林知意有些不自在地挪动了一下身体,目光落在桌面上摇曳的烛光上。
“这里……倒是挺安静。”她没话找话,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尴尬。
“嗯,心烦的时候会过来坐坐。”陆延舟靠在柔软的皮质沙发里,姿态比在会议室里松弛许多,但眼神依旧锐利,此刻正落在她微微低垂的眼睫上。
酒很快送了上来。琥珀色的液体在厚重的玻璃杯中轻轻晃荡,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林知意端起酒杯,学着陆延舟的样子,轻轻嗅了嗅,一股浓郁的干果、太妃糖和橡木的复杂香气涌入鼻腔,然后小心地抿了一口。烈酒滑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热感,随即是绵长而丰富的回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2yq.org)第二次,棋逢对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