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九跟着兄长朱重八,与十几个同乡汉子抬着棺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郊外山岗。雨水中晃动着点点幽绿,那是饿极的野狗在人群外围逡巡。它们龇着獠牙,只待有人倒下便扑上来撕咬。
泥浆在脚下飞溅,朱重八肥厚的耳垂里似乎回荡着那首民谣:大旱偏说无旱,大灾硬道无灾,村村白骨无人收,龙椅空了没人抬......他双目赤红,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这吃人的世道!他必须活下去,更要护住身后的小九。两个姐姐早已出嫁,这弟弟就是他最后的亲人。朱重八高耸的眉骨下,那双眼睛亮得骇人,燃烧着不甘的怒火。
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弟弟身后那个沉默的高大身影上。这个叫朱一的汉子,对小九未免太过顺从。按小九的说法,是曾在野狗口中救过朱一性命——故事里朱一与人搏斗重伤,被小九所救,醒来后 了野狗,从此便追随左右。
看似粗犷的朱重八实则心细如发。他早看出弟弟话里有蹊跷,但只要这武艺高强的汉子真心护着小九,他便放心了。等去了皇觉寺,定要想法子弄些粮食来接济他们。
......
大哥出家为僧,徐达等人也各自归家。独守空屋的朱慕望着漏雨的屋顶,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炕沿。在这乱世,什么最要紧?
拳头!
朱一,他突然转身,教我刀法如何?
朱一停下劈柴的动作,恭敬应道:是,主人!
说了别叫主人,太招摇,喊我老大就行。
遵命,老大!
习武的念头在朱慕心里盘旋已久。这个年代的武艺不像武侠小说里那般神奇,不过是锻炼力气和反应能力罢了。战场拼杀讲究的是力量与速度,练的无非是如何发力、怎样闪躲。
就像他三哥朱重八和徐达那几位兄长,都是练过枪棒的,动起手来虎虎生风,个个都透着股狠劲。
(这些未来的猛将尚未经历战场洗礼,自然比不上日后的水准。朱慕见过重八三哥和朱一过招,三十多个回合未分高下。不过朱一私下坦言,自己的力气和反应都不及朱重八,继续打下去必败无疑。
即便如此,朱慕对第一个手下已相当满意。朱重八是谁?日后的大明开国元帅,抗元前期的猛将。朱一能撑三十多招,已超出朱慕预期。
习武之事让朱慕犹豫,主要是顾虑粮食问题。练武耗体力,营养跟不上反而伤身。但自朱重八离开后,朱慕发现即便吃不饱,身体仍在成长——力量在增,个头在长,只是身高变化不明显。
莫非是当初从系统中流出的那道热流所致?朱慕暗自揣测。
无论如何,既然没有营养不良之忧,习武便顺理成章提上日程。做出决定后,朱慕心中的迷茫焦躁顿时消散大半。在这乱世中,朝廷统治濒临崩溃,弱肉强食成为铁律——强者握刀便是虎狼,弱者持锄终成猪羊。这个时代,实力决定着生死存亡。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至正五年。
天下愈发动荡不安。
濠州钟离北面的村庄外,一个赤膊少年正背着圆木绕村奔跑。他浑身冒着热气,引得田垄间几个汉子驻足观望。
徐达吐掉嘴里的草茎,对身旁黑脸周德兴道:这小子每天就靠重八带回来的口粮过活,加上咱们偶尔接济,勉强够他和朱一填饱肚子,哪来这么多力气折腾?
周德兴望着少年日渐壮实的身板,喃喃道:小九这一年跟吹气似的猛长,眼瞅着个头就要超过重八哥了。
确实,十六岁的朱慕已长成彪形大汉,身高与徐达齐平,甚至比周德兴还高出些许。
小九将来必是条好汉!徐达断言道。
但很快发生的事证明,朱慕现在就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当朱慕扛着圆木回到家中,朱一早已在院中等候,递来一柄厚重的木刀。
古语云:穷山恶水出 。这至理名言在动荡年代尤为应验。
当生存都成奢望时,道德枷锁便再难束缚人心。如今的淮右大地,百姓穷途末路,豪族日暮途穷,而蒙人依旧横征暴敛。于是盗匪四起,反旗林立。
朱慕正在院中反复挥刀,每个动作都刻进骨髓。劈砍撩挡之间,他察觉到体内那股神秘热流逐渐消退,力量增长陷入停滞。十六岁的少年身高五尺六寸,猿臂蜂腰,肌肉线条如流水般灵动。
他渴望实战,更想参透获取系统能量的奥秘。
忽然,正在陪练的朱一收刀退后,目光投向北方天际——数道淡黑色烟柱正刺破湛蓝晴空。
怎么回事?
朱慕是太平岁月长大的人。
自从到了这里,除了饥饿,日子一直很平静。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知所措。
有强盗来了,北边的魏家村遭殃了。朱一抓住朱慕的手臂,主人快躲起来,魏家村完了,强盗说不定会来我们这儿。
当当当!
村里的铜锣敲响,顿时哭喊声四起。
朱慕心里发慌。
外面传来徐达的声音:乡亲们别慌,强盗人数不多,大家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接着是周德兴的吼声:怕什么!强盗也是血肉之躯,砍了脑袋照样死。现在跑已经晚了,与其任人宰割,不如拼死一战!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