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室,天色已晚,你即刻进城劝降,弟兄们尚未用饭,今夜我要在定远城中设宴。”
李善长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这位主帅早有谋划,连劝降文书都备好了。
他郑重收好书信,抱拳道:“大帅静候佳音,在下这就动身!”
…………
“糟了,糟了!守城官兵尽数被俘,这可如何是好?”
城楼上,定远县令长吁短叹。
此人年约四旬,生得眉目清朗,身量修长,倒也称得上仪表不凡。
可此时却如坐针毡,在城头来回踱步,满面焦躁,早失了平日气度。
自濠州陷于贼手,邻近的定远县便日夜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盼来朝廷援军,谁知这支官兵竟如此不济,攻城数日便撤兵离去。
随后又传来官军前锋被江南巨寇朱慕击溃的消息。
这更令定远县令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接着又闻官兵转攻濠州,定远县令彻底糊涂了,实在想不通这般用兵是何方高人的手笔。
而后怯列到来,夺了定远守军兵权用以押运粮草。
再后来,运粮军全军覆没,朱慕兵临城下,连怯列的首级都高悬在贼军竹竿之上。
如今城中守卒不足五百,且多是老弱残兵,如何抵挡?
县令身后跟着两位师爷,此刻也是惊慌失措。望着城外黑旗军严整的阵势,二人面如土色,冷汗涔涔,双腿战栗……
莫说出谋划策,能站稳已属不易。
“报!县尊大人,贼人遣使求见!”一名差役飞奔上城。
“使者?快,快请。且慢,本官亲自去迎。”
县令匆忙随差役下城,两位师爷面面相觑,也跟了下去。
“百室,竟是你?你……你已投了贼寇?”
定远县令见是故人,顾不得体统,提着袍角急步上前,声音发颤。
李善长含笑拱手:“明公容禀,当初情非得已。但与朱慕相交后,确觉此人与众不同,胸怀大志,文武兼备,在下以为可称明主。”
“如此说来,你真要追随那朱慕了?”
定远县令稍稍平复了心情。
他揣测着李百室的来意,试探着问道:百室先生此来,可是带来了什么消息?
我家主帅怜惜城中百姓,特命我来劝降。这是主帅亲笔所书的劝降信。李善长说着递上书信,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县令。
好书法!
县令展信一看,不禁赞叹出声。这手娟秀的小楷笔走龙蛇,墨韵生动。观其字迹,县令紧绷的心弦略微放松——能写出这般字迹的人,想必不是嗜杀之徒。
信中内容简明扼要:
其一,自述身份;
其二,展示军威;
其三,提出条件——只要县令归顺,便可保全阖城官吏性命,前提是未曾作恶;
其四,承诺善待百姓;
其五,申明军纪,约法县令阅毕,肃然起敬。历朝历代,何曾见过如此体恤百姓的反贼?这位朱慕确实与众不同。
朱慕大人真能践行信中所言?县令忍不住确认道。
主帅特意嘱咐,可将此信公示于众,让全城百姓见证。若有违背,甘受天下人唾骂。李善长含笑应答。当初听闻朱慕此言时,他同样心潮难平。这般胸襟气度,绝非寻常草寇可比。
当真能保我全家平安?县令仍不放心。自古以来, 者首要之事便是诛杀官员。
在下以性命担保。我家主帅志存高远,非郭子兴之流可比。他举义旗非为一己富贵,而是要重振华夏,为天下汉人开创朗朗乾坤!说到激动处,李善长也不禁面泛红光。
当初朱慕说出那句话时,他便心潮澎湃,如今亲口复述,更觉热血沸腾。
县令回头望了一眼。
身后两位幕僚交换眼神,一人上前道:大人,朱慕大帅兵锋正盛,以我县区区兵力实难抵挡。归降既保全我等性命,亦护佑满城百姓,望大人慎重考量!
另一人也劝道:大人,听闻朱慕大帅连克江南十余城,破水师败铁骑,自起兵未尝败绩。定远弹丸之地,五百羸弱之卒,如何抗衡?朝廷精兵尚不能敌,何况我等文弱书生?
李善长沉声道:县令大人,事已至此何必犹豫?大帅亲笔致书以示诚意,若遇残暴之徒,早该兵临城下了。
罢了!开城......归降。县令长叹。
元至正十二年夏,定远举城归顺,江南巨寇朱慕进驻定远,踏出经略江北的第一步。
......
濠州城外,官军如蚁攀附城墙。
杀声撼动云霄。
中军帐内,野先独坐帅案后,眉间深锁。
这朱慕竟未追来,莫非折返江南了?
此番回师原是一石二鸟之策,既为攻取濠州,亦要诱朱慕来袭。
早与泗州兵马暗通款曲,只待请君入瓮。
可濠州已攻两日,朱慕仍无动静,莫非此獠胸无大志?
天赐歼灭官军主力的良机竟白白放过,当真荒唐!
念及此,野先怒拍案几。
此景着实吊诡。
堂堂朝廷元帅,竟对反贼头目生出恨铁不成钢之意,实属罕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