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冷冷起身,眸中寒光凛冽。
这一局,他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胡惟庸疾步穿过小巷,七拐八绕,确认无人尾随后,停在一间破败的屋前。
咚,咚咚,咚,咚咚咚——
他叩响木门,节奏分明。
吱呀——
门缝里探出一张少年的脸,竟是那日躲在山坡后的蓝玉。
“来了?”蓝玉警觉地扫视四周,迅速将胡惟庸拽进屋内。
院内,三名壮汉持刀而立,目光锐利——正是常遇春与冯国用、冯胜兄弟。
这四人怎会齐聚于此?又为何与胡惟庸暗中联络?
原来,朱慕离开濠州城的当夜,他们便投奔至其麾下。朱慕暗自唏嘘:又截了“三哥”的胡。这四人皆非等闲之辈,尤以常遇春与蓝玉为甚。前者是开国悍将,后者更是洪武朝擎天玉柱,天生的统帅之才。
可惜啊,蓝玉!
捕鱼儿海一战,他率军击溃北元,威震天下。从永昌侯到征虏大将军,再到凉国公,风光无两。
然而——
身为太子朱标舅父,他竭力维护储君之位,与燕王势同水火。朱元璋为太子打造的武将班底,本可助其肃清北元、稳固江山。若朱标顺利继位,蓝玉必能善终。
偏偏天不遂人愿。太子早逝,幼主孱弱。朱元璋唯恐武人擅权,竟挥屠刀,将蓝玉 尽数铲除。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以谋反罪被剥皮实草,株连万余人。
可叹此举自毁长城,终使建文帝无人可用,江山易主。
每当从自家三哥那里占便宜时,朱慕总会想起这些名臣在原本历史上的结局,这样能让他心里的愧疚减轻不少。
三哥,我这是在帮你,免得你又在史书上落个残暴的名声。
闲话少叙。
话说常遇春四人投奔朱慕后,因都是生面孔,便被派往和州协助胡惟庸办事。
胡惟庸踏入四人藏身的院子,目光锐利地扫过他们,开口道:“四位既是朱大帅派来助我,便得听我安排。不知诸位身手胆量如何?”
常遇春冷笑一声,脚尖一挑,地上数十斤的实心石凳骤然飞起,呼啸着砸向胡惟庸。
胡惟庸大惊,还未闪避,冯国用已闪身上前,单手稳稳接住石凳,反手一抛。
石凳又飞向冯胜。
冯胜咧嘴一笑,双手一按一收,石凳便乖乖停在他掌中。
“如何,咱这身手可还入胡先生的眼?”常遇春咧嘴笑道。
“入眼,入眼。”胡惟庸擦着冷汗应道,暗骂自己糊涂,朱大帅麾下岂有庸手?
年纪最小的蓝玉凑上前,不屑道:“俺虽不及几位哥哥力气大,但十岁就跟着姐夫做盗贼了,死人堆里滚出来的,胡先生觉得俺们缺胆量?”
胡惟庸缩了缩脖子,竖起拇指:“有胆识,果然都是豪杰!”
常遇春不耐烦道:“少废话,直说要俺们干啥? 放火还是劫道?”
胡惟庸干笑:“强将手下无弱兵,佩服。”
他看向常遇春,低声道:“我有一计,需诸位配合……”说罢又对蓝玉道:“这位小兄弟随我同行,方便联络,顺便认路。”
蓝玉点头:“成。”
临行前,常遇春避开胡惟庸,朝蓝玉使了个眼色,又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蓝玉微微颔首——姐夫是让俺见机行事,提防这姓胡的使诈!
目送二人离去,冯胜压低声音问:“这人靠得住吗?别把咱们坑了!”
常遇春沉声道:“和州城里,俺只信你们。冯胜,你暗中跟着,护着小玉周全!”
“好!”冯胜快步追出。
冯国用笑道:“老常放心,胡某人不蠢,和州城无内应也挡不住大帅大军。再说,李(善长)先生早把他家眷‘请’来了,咱们若出事,他全家陪葬!”
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为定远人,两人既是挚友又沾亲带故。为向朱慕表明立场,李善长将胡惟庸的家眷尽数交予朱慕,并在信中直言相告,唯恐这位故交行差踏错。
暮色四合之际,黑旗军仅列阵 便令和州守军如释重负。廖永忠抚着斑驳城墙走下城楼,望着紧闭的城门怔忡良久。这支令野先折戟沉沙的铁军,明日必将掀起腥风血雨。他暗自懊悔未及早送走老母幼子,如今廖家独苗深陷危城,粗粝手掌不由攥紧刀柄。
这位三十岁的和州第一猛将虽勇冠三军,却与兄长廖永安同样子嗣艰难。去岁方得的麟儿承载着两房香火,此刻却成心头最脆弱的软肋。归家途中正自踌躇,忽与税吏胡惟庸撞个满怀。
廖兄怎的失魂落魄?胡惟庸拍去袍角尘土笑道。这位八面玲珑的杂吏素来与守城将士交好,当即拽住对方衣袖:寒舍新沽了村酿......
改日罢。廖永忠望向渐暗的天色,城中趁乱滋事者日增,他哪敢远离高堂稚子。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