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随我探看,汤和留守安营。”
汤和笑脸顿时垮了下来。
挤到人群前沿时,只见徐寿辉部众如黑龙蜿蜒,望不见首尾。关先生正与一位魁梧中年交谈。那人立在骏马旁,气度不凡,言谈间却透着亲和。
徐寿辉的军队浩浩荡荡,徐达望着这位同姓的 军首领,眼中充满探究。
朱重八的目光则被那支雄壮的部队牢牢吸引。为了争夺盟主之位,徐寿辉几乎倾巢而出,八万大军中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队伍绵延如龙,声势惊人。
虽然惊叹于天完军的规模,但朱重八心中却浮现出另一个画面——小九的黑旗军。那些战士单兵作战能力超群,结成战阵后更是浑然一体,仿佛百炼精钢,攻守兼备。这种特质,他在其他军队身上从未见过。
徐达的注意力转向了关先生与徐寿辉的交谈。两人似乎起了争执,关先生情绪激动,而徐寿辉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
(谈判最终以关先生的退让告终。他愤然离去,由许先生引着徐寿辉前往新的驻地。徐达注意到,天完军选择在刘福通大营对面的山头安营,显然是要与这位竞争对手分庭抗礼。
与此同时,关先生匆匆赶回刘福通的帅帐。帐内,那位四十多岁的主帅正专注地研究着地图。
大帅,徐寿辉拒绝了我们的营地安排,执意要在对面山头扎营。关先生汇报道,语气恭敬。
刘福通头也不回地摆手: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付脱脱的六十万大军!
刘福通转身露出方正的脸庞,浓密的胡须下是张朴实的面容,若 铠甲,活脱脱是个庄稼汉。
大帅,要破徐州脱脱军,联军须立盟主,统一号令。否则各自为政,如何成事?关先生力谏。
刘福通咧嘴苦笑:徐寿辉要当便让他当,俺本不想搞这会盟。太费事,不如直接带兵杀过去!
若朱慕见此景定会诧异,他心中这位本该是枭雄,怎成了谦让老农?
大帅,有些事非刀兵能解。名分早定,方能避免日后内斗。关先生叹息。
晓得晓得。刘福通挠挠鼻头,你们商议便是,俺照办。
帐外,关先生远眺对面山头。徐寿辉部正在扎营,井然有序显出名将之风。
此人确有过人之处!关先生暗自盘算:大帅声望虽高,但徐寿辉已称帝,这盟主之位...
想到刘福通执意寻韩林儿继位,说是兑现对韩山童的承诺,关先生不禁扼腕。乱世之中,那韩林儿何德何能?颍州基业皆是大帅亲手打下的!
山脚下,徐寿辉的江西兵、湖北兵正歇息。有人赤膊喧哗,有人角力嬉戏,虽彪悍却少纪律。
关先生忽然眯起眼睛——这些莽夫,成不了铁军。
徐寿辉对手下过于仁慈,即便部下犯错也不忍责罚,这传言看来不假。
如此行事虽能笼络人心,却坏了军中规矩,难免让将士骄纵轻狂!
或许,这正是个可乘之机?
关先生暗自思量着对策。
山巅之上,陈友谅望着山下乱哄哄的景象,嗤之以鼻地对身旁的张定边说道:瞧瞧这成何体统,这哪是带兵打仗,分明是赶庙会!
张定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望向山下叹息:徐寿辉太过心软,再这样下去,这些精兵都要被他养废了。
管他作甚?陈友谅斜睨他一眼,忽又笑道,不过多亏有定边你相助,那些繁琐的军规条例,光听着就叫人头疼。
张定边与陈友谅既是同乡,又是总角之交。
陈友谅一生从未怀疑过这位挚友的忠诚。而张定边则以超凡的武艺与智谋,回报了这份信任至死不渝。
昔日鄱阳湖决战时,战局胶着之际,张定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断。
他竟未与陈友谅商议,便亲率旗舰与两艘副舰冲出军阵。
两军起初都以为只是寻常巡弋,谁知这三艘战船突然加速,直扑朱元璋的帅舰而去!
好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
(话说张定边此人。
这位元末第一猛将当真勇冠三军!
他仅率三艘战船突入朱元璋水军前阵,鄱阳湖上两军将士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瞠目结舌。陈友谅军不明就里,朱元璋军更是猝不及防。
在张定边势如破竹的猛攻下,朱军前锋节节败退,竟让他一路杀至中军。直到此时,朱元璋部将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猛将是要直取主帅性命!
此刻,“一七七”张定边已杀至中军阵前,遭朱元璋水师三十余艘战船合围,进退无路。在朱军众将眼中,张定边已是穷途末路。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张定边堪称浑身是胆,犹如赵子龙再世。
他孤身陷阵,却愈战愈勇,所向披靡!
虽被重重包围,他却镇定自若,指挥战船沿敌舰间隙突围,自己则持剑傲立船首,以决死之志激励士卒。
麾下将士受其感召,拼死奋战,三艘先锋舰竟接连突破重围,连斩韩成、陈兆先、宋贵等朱军大将。
最终他们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如利刃般将朱军水阵劈为两半,直扑朱元璋而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