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倒台后,妥欢贴睦尔任命脱脱之父马札儿台为太师、中书右丞相,脱脱为知枢密院事,其弟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
一时间,脱脱家族权倾朝野。
然而,坑儿子的事情发生了。
马札儿台胆小贪财,上任后在通州经营商铺、酒坊,日进万石,还贩运长芦、淮南盐,沉迷经商敛财。
脱脱察觉不妙,立即让参政佛嘉问上奏弹劾,迫使马札儿台辞职,退居私宅,仅保留太师虚衔。
同年十一月,脱脱出任中书右丞相。
不得不说,脱脱在大义灭亲方面毫不含糊。
脱脱掌权后,迅速废除伯颜旧政,推行新政,史称“更化”。
当时,妥欢贴睦尔励精图治,对脱脱极为信任,将国事悉数托付。
谋士吴直方在脱脱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
史载:“国有大事,必询于吴公,吴公亦以济世安民为己任,知无不言,言无不从,天下称颂,堪比至元盛世,吴公功不可没。”
既然吴直方“言无不从”,脱脱的更化自然与“儒术治国”密不可分。
脱脱的主要改革包括:
一、恢复科举制度。
二、设宣文阁,开经筵,选拔儒臣讲学。
三、恢复太庙四季祭祀。
四、调和蒙古贵族内部矛盾,重用亲汉派蒙臣。
五、解除马禁、削减盐税、减免欠赋,减轻百姓负担。
第六,整肃官场,惩治 污吏。
脱脱这些举措颇有成效,尤其深得汉人百姓拥护。
然而元朝积弊已深,加之连年天灾,各地汉民 与少数民族 接连不断,社会动荡愈演愈烈。
至正九年(1349)闰七月,妥欢贴睦尔再度起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
脱脱重掌大权后,立志匡扶社稷,决心整治这满目疮痍的乱局。当时亟待解决的难题有三:
其一,黄河水患引发的财政危机;
其二,河患加剧社会动荡;
其三,统治集团内斗不休。
脱脱认为治河乃当务之急,而朝堂党争积重难返,只得暂缓处置。
他举荐贾鲁治河,成效显着。
未料贾鲁日渐骄纵,竟欲取代脱脱。尤其在脱脱推行的钞法改革失败后,皇帝愈发器重贾鲁,对脱脱多有不满。
曾被压制的旧党势力趁机反扑。
更糟的是,值此内忧外患之际,韩山童与刘福通揭竿而起。二人命人凿刻独眼石人埋于黄陵岗,散布谶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五月初,颍州颍上(今属安徽)爆发 ,元末农民战争就此席卷天下。
正当脱脱准备肃清朝中异己时,皇帝却将他外派平叛,怒斥道:昔日丞相称天下太平,如今烽烟四起,卿有何良策?
脱脱对刘福通之恨,可想而知。
(朱慕以书信言辞勾起脱脱旧恨,成功激怒这位元朝丞相。
元军阵中两千铁骑分两路杀出,朱慕率百余亲兵拨马便走——他岂会以卵击石?
绕过山丘,朱慕身影倏忽消失。
脱脱见状急令鸣金收兵,深知敌军必有埋伏。
山丘后方,朱慕勒马驻足。眼前是严阵以待的玄甲骑兵,以及刘福通麾下漫山遍野的红巾军。
刘福通策马近前叹道:这老狐狸竟不上钩!
朱慕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事,就算埋伏不成, 扰他们一下也行。我再去骂阵,看脱脱那老贼能忍到几时。”
脱脱刚收兵回营,便瞧见朱慕又从山坡后头转了出来。
“脱脱!你眼红贾鲁治河有功,故意把他丢给俺和徐寿辉,想借我们的刀除掉他,这般歹毒,你家皇帝晓得么?”
朱慕这话像刀子般捅过来,脱脱脸色顿时铁青。
他虽算计贾鲁,却从未想过要害其性命,不过是想挫其锐气罢了。贾鲁的才 是欣赏的,本打算日后还要重用。
可经朱慕这么一嚷,加上贾鲁确实全军覆没,若传到朝中,必会被政敌拿来大做文章。如今皇帝已对他有所猜忌,偏生这位主子耳根子软。若是凯旋还朝倒好交代,眼下这般情形……
脱脱越想越心焦——自己一心为国,怎就处处碰壁?
“大帅,可要再派骑兵出击?”王保保强压着情绪请示。
脱脱抬手欲挥,终又颓然放下:“由他吠去,俺问心无愧,不必理会。”
朱慕见激将不成,等了一阵也撤了。
宿州。
这座小城数日间烽火连天,皆因它是颍州咽喉要地。
“弟兄们,登城!”
傅友德抡着铁锤踏云梯跃上城头。守将术虎留下的官兵见状,挺着铁矛厉喝:“随我杀退贼兵!”
官兵们跟着将领蜂拥而上。
砰!砰!
傅友德挥舞铁锤杀入敌群,所向披靡。身后锤子兵源源不断攀上城墙。
虽只剩六百余人,但对付宿州守军绰绰有余。城中仅有一千五百守军,其中战兵不过千余,余者皆是杂役。面对傅友德这般猛将率领的精锐,守军节节败退。
锤击声如雷贯耳,血肉飞溅的战场上,傅友德单枪匹马横扫城垣,身后亲兵只能勉强补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