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确有大才,朱慕决定暂不委以兵权,待日后平定中原、远征异域时,再令其独当一面。届时即便张士诚仍有异心,广阔的疆土也足以安置。
处置完张士诚后,常遇春匆匆赶来求见。这位猛将并非奉召而来,而是听闻小舅子钟情于汉王新妃的侍女,特来探问虚实——这消息正是朱慕有意透露给他的。
翌日,山东传来战报:郭氏兄弟联合宋江二度攻陷济南,缘由竟是军粮告罄!他们恳请朱慕支援,并决心死守济南。
朱慕审时度势,虽觉收取山东时机未至,仍决定火中添薪。他亲率水师经长江入海,为郭氏兄弟送去粮草与万精兵,自己则携常遇春及背嵬军继续北上,直抵元朝海津镇(今天津)。
夺取港口后,朱慕亲率五千背嵬铁骑突袭元大都,如惊雷炸响九霄。自红巾 以来,义军首次兵临元朝心脏,不仅重创元廷威信,更动摇了百官对朝廷的信念——连帝都危如累卵,何处尚有净土?
这场千里奇袭虽属临时起意,其政治影响却远超军事价值。当朱慕的铁骑出现在大都城外时,从贩夫走卒到皇亲贵胄,无不震骇失色。
皇宫。
大殿内一片狼藉,早前的喧闹早已消散。
钦察汗国的使者被元顺帝遣退时,仍满脸茫然,不知朱慕是何人,更不解“汉贼”所指为何。
“都说说!朱慕来了,该如何抵挡?”
殿内仅剩的臣子皆是元顺帝倚重的一二品 ,此刻却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元顺帝冷眼扫过这群平日自诩能臣的官员,眼中尽是厌恶。
目光最终落在哈麻身上。
这位靠大欢喜法门取悦皇帝的佞臣虽也惊慌,却仍存几分理智。见皇帝望来,他立刻上前询问太监:“王公公,你说朱慕大军已至城外,可是亲眼所见?”
王公公一愣,他不过是听闻消息便匆忙禀报,哪曾亲眼验证?
“老奴也是得了外间情报才敢禀报陛下,若无陛下准许,老奴岂敢擅自出宫查探?”
一句话,撇得干干净净。
元顺帝面容扭曲,尖声喝道:“还愣着做什么?速去城上探明虚实!”
“是!老奴这就去!”王公公抹了把汗,匆匆退下。
消息早已传遍大都,城中人心惶惶,朝廷防备形同虚设。
一炷香后,王公公满头大汗地回殿,带回一个勉强算好的消息——朱慕尚未兵临城下,但正朝大都逼近。
殿内众人稍松一口气。
“陛下,当速发勤王令,调集各路兵马救援!”
“陛下,趁朱慕未至,速抢收城外麦田,不可资敌!”
“陛下,大都需即刻 ,严防奸细混入!”
“陛下……”
众臣七嘴八舌,吵得元顺帝头晕目眩。他猛拍案几起身,对哈麻道:“勤王、抢粮、 ,朕皆准!余下事宜由尔等商议,哈麻定策后报朕。朕唯有一令——大都必须守住!”
说罢拂袖而去。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
……
西北官道上,朱慕大军疾行如风。
沿途关卡猝不及防,被朱慕军逐一攻破。
“来了,又是这般精力充沛的感觉……”
常遇春晃了晃脑袋,纵使长途跋涉,体力与精神却丝毫不减。他目光灼灼望向朱慕,满心崇敬。
汉王神力,当真非凡!
骑兵队伍沿着西北方向的大道疾驰,沿途耕作的百姓纷纷惊慌躲避。朱慕无暇顾及这些,只顾催促部队加速前进。眼下已无法阻止敌方报信,唯有抢在消息前头才能取胜。
北流镇与益津关是通往元大都的重要门户。自清晨登陆后,骑兵们马不停蹄地奔驰至正午,七月的北方烈日当空,将士们汗如雨下。道路两旁的树荫让背嵬军得以稍作喘息。
午后行至一处河湾,朱慕估算距北流镇仅五六里之遥。邵季见天色渐晚,便令部队在河边树林休整,同时派出哨兵警戒。士兵们饮水进食,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
此时的北流镇内,万元驻军正生火做饭。元兵们或嬉戏或角力,全然不知危险临近。直到地面传来震动,他们才惊觉地平线上涌来黑压压的骑兵。
迟钝的守军愣了许久才发出警报。一个试图鸣锣的元兵刚爬上哨塔,就被箭雨射成了刺猬。其余守军四散奔逃,却被冲锋的骑兵砍翻在地。铁骑洪流势不可挡地冲入镇中,背嵬军兵分三路:朱慕、常遇春、蓝玉各率一队展开突袭。
元军屡次试图集结反扑,却总被冲散阵型。溃逃的士兵裹挟着尚欲抵抗的同伴,败势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凄厉的哀嚎与绝望的哭喊在战场上蔓延。
左翼战场。
常遇春左手持铁矛,右手挥舞夺来的狼牙棒,势如猛虎般冲锋陷阵。
右翼方向。
蓝玉手中单刀翻飞如电,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朱慕亲率主力从正面推进,寒光闪闪的大刀起落间必有元军毙命。
突如其来的袭击令元军阵脚大乱,慌乱中纷纷涌向营地后方的马厩,企图夺马逃命。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