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局面实为朱慕有意为之,旨在迫使大商人与工厂主主动组建船队出海开拓市场。这场“危机”始终在他的掌控之中,只待远洋船队归来,便可化危机为机遇。
不过……朱慕微微皱眉,他似乎低估了工商业爆发的能量。
巡视中,他发现积压的商品远超预期,仅靠波斯、 及少量欧洲商人,根本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存量。
而远洋船队至少还需两年才能返回,届时恐有大批商人及工厂主破产。
等待船队探明南洋航线归来,恐怕已来不及了。
朱慕决定用最直接的手段化解眼前的困局——开战!
战争从来都是阶级利益的延伸,是政治博弈的终极形式。经济命脉握在谁手里,政权就攥在谁掌心,近代史上搞砸经济的执政者,结局有目共睹。
资本家发动战争,图的不就是真金白银?
看看大洋彼岸那个国家:
当年他们的 战争,哪是为了什么崇高理想?不过是英国人的茶叶挤占了本地市场,那群流放犯的后代就掀了桌子:爷的地盘不准卖你的茶叶!
南北战争更不是要救黑奴——北方工厂主需要高关税保护工业品,南方种植园主却想低价进口外国货。谈不拢就开打,北方差点被揍趴下,这才哄着黑奴 :帮我们打赢就给你们自由!结果呢?重获自由的黑人既没土地又没手艺,不是当兵送死就是进厂当苦力,过得比当奴隶时还惨。(奴隶可是主人的贵重财产,好吃好喝养着呢)
(各位看官,走过路过赏朵花呗?)
中原之外早已战火纷飞:
四川明玉珍、陈友谅、李思齐三家混战;汴州察罕虎视眈眈盯着韩林儿、刘福通;各地军阀为抢地盘杀得昏天黑地。唯独大汉境内风平浪静——直到朱慕决定主动出击,用对外战争消化过剩产能, 经济困局。
(这招转移危机的手段,可是某灯塔国的看家本领)
......
金陵城的小院里,王保保盯着手中烫金大红色硬卡纸发怔。
大汉军事大学录取通知书几个鎏金大字下赫然写着:
【王保国同学,你已被军事指挥02专业录取,凭此证按《新生须知》报到】
——他居然被死对头的大汉军校录取了!
1291年
王保保只觉得荒谬至极!
几名亲兵眼巴巴盯着他手中的录取通知书,他们一同赴考,却唯有他榜上有名。
将军,听闻这大汉军事大学乃培育将帅之地,里头可藏着真功夫。
若能结识几位汉军新秀,那才叫风光!
据说连常遇春那等名将都要来进修——就是这期速成班!
可是汉王麾下第一猛将常遇春?
正是!倒想会会此人。
王保保越听越恼火——这些混账竟以结交汉将为荣?他们可是大元将士!
诡异的是,他虽觉此念荒唐,心底却涌起异样:若顺势投效如日中天的大汉,似乎......
这念头惊得他浑身一颤。我王保保世代忠元,怎会生出这等悖逆之思?
他猛甩头驱散杂念,正色道:入学只为窥探汉军战法,兼修物理化学二科。听闻虽非必修,却可持学生证往各学堂旁听。
沉吟片刻又道:需易容前往。老李,你明日返汴州向大帅禀报。
唤作老李的亲兵不情不愿领命。
王保保摩挲着浓密虬髯,暗叹:这蓄了多年的胡子怕是留不得了。汉王朱慕推行剃发易服,道是便于打理,倒引发不少争议。
他又摸了摸发辫——蒙古人对此倒无顾忌。
细想宫中流传的几款短发样式,他暗自决断:圆脸配斜刘海最相宜。
大汉二年九月朔日,秋阳正好。
顶着齐整短发、刮净下颌的王保保踏入校门。他手持录取书,身着汉服,先往文书房验明笔迹,再领了课本铺盖与校服。
竟要住校?
王保保愣在当场——须知里明明写着,只怪他当初未曾细看。
学校的课程安排采用了大汉新推行的一周制,每周七天,周一到周六上课,周日休息。
王保保抱着一大包行李走进分配的宿舍。这是四人合住的房间,已有两人先到了。
你们好,我是王保国。王保保用当下大汉流行的方式打招呼。王保国是他用的化名。
正在整理床铺的两人同时抬头,王保保发现他们眉眼间颇有几分相似。
你好,我叫俞通海。
你好,我叫俞通源。
你们是......王保保指了指两人。
俞通海笑道:我们是亲兄弟,我是哥哥,这是我二弟。
这时宿舍门又被推开,最后一位室友到了。
大家好啊,都来得这么早。我是邓愈。
几人互相介绍后,约好一起去校园里转转。
整理好床铺,王保保将书本摆上书架。邓愈在一旁问道:王兄听口音像是北方人?
王保保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正是北方人,来金陵经商,见此地繁华便定居下来。听说大汉军事大学招生,试着考了考,没想到考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