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之约的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
林红缨的爽朗真诚和苏静蓉的冷静犀利相得益彰,加上王大柱工坊出产的布匹质量确实过硬,合作条件又极具吸引力,与会的几位掌柜当场就与漕帮作为中间人,签订了首批小额试单的契约。虽然单量不大,但意义重大——这意味着王大柱的布匹成功绕开了永昌布行和瑞锦轩的封堵,在京城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消息传回,据点内一片欢欣。就连日渐清醒的哑婆子,浑浊的眼睛里也似乎多了点神采。
“相公,这是第一批货款,现银!”赵干将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放在桌上,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现款现货,资金迅速回笼,这对任何一个生意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状态。
王大柱掂量了一下钱袋,心中踏实了不少。有了这笔流动的资金,工坊就能持续运转,工人的工钱、原料的采购都有了保障。他当即吩咐赵干,将大部分银钱用于扩大原料储备和激励工人,小部分留下作为应急之用。
“告诉工坊的乡亲们,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布织好,东家绝不会亏待大家!等这批试单的布顺利交付,月底人人有赏!”王大柱深知利益共享才能激发最大的积极性。
“好嘞!恩公仁义,兄弟们干活肯定更卖力!”赵干乐呵呵地下去安排了。
首战告捷,但王大柱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永昌布行的赵永昌和瑞锦轩的孙掌柜绝不会坐视不管,更大的风浪可能还在后面。
果然,没过两天,坏消息就接踵而至。
先是工坊采购原料的渠道开始受阻。几家往常合作愉快的棉纱供应商,突然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是说库存不足,就是说东家吩咐暂时不对外供货。
紧接着,漕帮帮忙联系的两家有意向将布匹销往南方的中等商号,也先后派人传来歉意,说是“另有考量”,暂时无法合作。
“是赵永昌和孙掌柜搞的鬼!”赵干愤愤道,“他们肯定放话了,谁敢跟咱们做生意,就是跟他们两家过不去!这些供应商和商号不敢得罪地头蛇!”
商业打压从销售端蔓延到了供应链和渠道端,这是要将他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林红缨气得柳眉倒竖:“这帮奸商!有本事真刀真枪拼布的质量和价格啊!背后使绊子算什么本事!”
苏静蓉冷静分析:“他们这是阳谋。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势力和影响力,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正面冲突,我们目前确实处于劣势。”
王大柱沉默片刻,问道:“我们自己的原料储备还能支撑多久?”
“按现在的产量,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赵干忧心忡忡。
半个月……时间很紧迫了。
王大柱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运河上忙碌的景象,大脑飞速运转。硬碰硬不行,那就只能继续寻找缝隙,或者……创造新的需求。
“赵兄弟,”他转过身,“京城里,除了这些布庄和成衣铺,还有哪些地方会大量用布?比如……书院?军营?或者一些大的酒楼客栈用于帷幔、桌布?”
赵干一愣,仔细想了想:“书院学子们的青衫用布量不小,但多是固定渠道采购。军营的军服被褥更是由朝廷专供,寻常商人插不进手。酒楼客栈……用量是有,但零散,而且要求花样多,咱们工坊目前主要产素色布……”
“素色布……”王大柱沉吟着,“如果……我们在素色布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扎染或者蜡染呢?形成独特的纹样,专门供给这些有特色需求的场所?或者,尝试织一种更厚实、更耐磨的帆布?运河上这么多船,船帆、货篷、苦力的号褂,是不是也需要大量的结实布料?”
这是开辟细分市场,做差异化产品的思路。避开主流棉布市场的红海,寻找被巨头忽视的蓝海。
赵干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恩公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漕帮自己的船队,每年光换补船帆、苦力号褂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以前都是分散采购,质量参差不齐。若是咱们能织出又结实又便宜的帆布和劳动布,帮里肯定优先用咱们的!还有,运河沿线那么多码头、货栈,这方面的需求大了去了!”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漕帮自身就是最大的客户和渠道!
“太好了!”王大柱精神一振,“立刻让工坊调整工艺,试织一批加厚加密的帆布样本!同时,研究一下简单的扎染技术,弄出几种不重复的、雅致点的花纹样品出来!”
技术壁垒,就是最好的护城河。只要他的织机能织出别人织不出的布,就不怕没有销路。
策略调整的消息传到工坊,工人们虽然对新技术感到陌生,但在双倍工钱和额外奖赏的激励下,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开始摸索试制。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工坊全力转向新布种研发的关键时刻,一伙不明身份的地痞流氓,突然在夜里冲击了工坊外围,虽然被漕帮安排的守卫及时击退,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嚣张地留下话:“识相的就赶紧关门滚蛋!否则下次就没这么客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