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议会一片哗然。愤怒的声浪,甚至盖过了对德国的担忧。英国的各大报纸,都用头版头条刊登了天津的屈辱景象。我想要的效果,正在一步步达成。
然而,就在我为天津的局势而暗自得意之时,一份来自北疆的加急电报,却让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七月的第二周,诺门罕,这个我之前只在地图上见过一次的陌生名字,以一种雷霆万钧之势,占据了我全部的思绪。
“次长,这是我们潜伏在哈尔滨的情报组,通过特殊渠道截获的关东军内部通讯,经过破译整理出来的。”军统的一位负责人,将一份文件双手呈上。他的表情,是我从未见过的凝重。
我打开文件,只看了几行,便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情报显示,七月二日,日本关东军集结了其最精锐的第7师团和第23师团主力,以及大量的坦克、重炮和航空兵,向驻守在哈拉哈河东岸的苏蒙联军,发动了代号为“七月攻势”的大规模进攻。
“……其第23师团一部,在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的指挥下,强渡哈拉哈河,一度突入苏蒙联军后方。第7师团则在正面发动猛攻,双方在巴尔虎草原上,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坦克大会战。据不完全统计,双方投入的坦克和装甲车,总数超过一千辆……”
一千辆坦克!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我的心上。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中国战场上,我们任何一次战役,哪怕是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双方投入的坦克加起来,也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而我们自己的部队,一个德械师,能有十几辆从德国买来的I号坦克,就已经算是宝贝了。
“……空战亦极为惨烈。关东军航空队与苏联空军,每日出动飞机数百架次,在诺门罕上空反复厮杀。我方观察员报告,天空中的战机,如同蝗群一般密集……”
我继续往下看,心越来越沉。情报的后半部分,是关于双方战术和装备的初步分析。日军的97式中型坦克,在面对苏军的BT-7快速坦克时,无论在火力、速度还是装甲上,都处于明显下风。而他们的航空兵,虽然飞行员技术精湛,但其装备的97式战斗机,在面对苏军新式的伊-16战斗机时,也显得力不从心。
“……七月五日,苏军在名将朱可夫的指挥下,发动猛烈反击。其强大的炮兵火力和潮水般的坦克集群,给我关东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强渡哈拉哈河的日军部队,因后援不济,已陷入重围,伤亡惨重……”
看到这里,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
“看来,关东军这次,是踢到铁板了。”刘斐也看完了情报,脸上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
“不,这不仅仅是踢到铁板那么简单。”我摇了摇头,表情却依旧严肃,“这是两种战争模式的正面碰撞。是日本人大陆决战思想的巅峰之作,与苏联人所代表的、欧洲最新的大纵深立体战争理论的一次预演!”
我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日本人以为,靠着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和精湛的步兵战术,就可以战胜一切。但他们在诺门罕,遇到了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对手。苏联人,不跟他们拼刺刀,不跟他们打近战。他们用的是钢铁,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是风驰电掣的坦克集群!他们用绝对的工业实力和技术优势,把关东军引以为傲的‘精神力量’,碾得粉碎!”
“次长,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诺门罕这一仗,不仅会打醒关东军,更会打醒整个日本!它将以最血腥的方式,向东京证明,‘北上’,是一条死路!”我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要苏联人能在这里,把关东军打残,打怕!那么日本的国策,就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会彻底放弃与苏联为敌的想法,转而将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南下’这条路上来!”
“那……那对我们来说,岂不是……”刘斐的脸色变了。
“没错。”我点了点头,脸上的兴奋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那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将要独自承受来自日本的、更加疯狂、更加沉重的全部压力。我们将迎来抗战以来,最黑暗、最艰苦的时刻。”
这是一个残酷的悖论。苏联在诺门罕的胜利,将成为我们战略上的转机,因为它将日本的扩张方向引向了别处,最终引向了太平洋,引向了美国。但在这转机真正到来之前,我们却要先品尝它所带来的苦果。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我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就是一方面,要让苏联人赢得更彻底。另一方面,要为我们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命令,”我看着军统的负责人,“立刻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分析小组,由我直接领导。将我们过去两年,与日军作战所获得的所有情报,包括他们的师团编制、指挥体系、通讯密码、战术特点,甚至是每一个高级指挥官的性格弱点,全部整理出来。我要亲自筛选,然后通过我们在新疆的秘密渠道,送给苏联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