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外的流民安置点,如同春雨后冒出的蘑菇,虽然简陋,却顽强地展现着生机。新垦的田地里,嫩绿的幼苗刺破了黝黑的土壤,在春日微风中轻轻摇曳。匠作营的叮当声、新兵操练的口号声、以及安置区内孩童偶尔的嬉闹声,交织成一曲略显嘈杂却充满希望的乐章。王二推行的“以工代赈”、“寓兵于民”之策,初见成效,不仅稳定了流民,更使得锦州的城防建设和物资储备悄然加速。
然而,这片来之不易的短暂宁静,如同阳光下的露珠,美丽而脆弱。王二深知,后金绝不会坐视锦州坐大。努尔哈赤虽伤,但其麾下贝勒如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乃至那位以智略着称的皇太极,皆非易与之辈。锦州这颗钉子,必然是其眼中之刺,肉中之钉。
石锁派出的远哨斥候,带回的消息一次比一次紧迫。后金军在大凌河对岸的调动日益频繁,大量的旗幛、营帐如同乌云般聚集,侦骑四出,封锁消息,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锦州上空。
“千户大人,确认了,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龙旗!还有蒙古科尔沁部的骑兵,总计兵力恐不下三万,已渡过大小凌河,前锋距我锦州已不足五十里!看旗号,似是代善贝勒统军!”石锁的声音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更带着一丝凝重。三万精锐,这远非之前小股袭扰可比,是实实在在的主力大军!
指挥部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吴有财脸色发白,手指微微颤抖。即便是赵大锤这等悍将,也收起了平日的浑不在意,眉头紧锁。三万对一千五,敌我兵力悬殊超过二十倍!这已不是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而是能守多久,会死多少人的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王二身上。
王二站在那幅日益详尽的锦州防务图前,面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寒芒。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冬日的苦练,流民的安置,城防的加固,一切不都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吗?
“终于来了。”他轻轻吐出四个字,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语气中没有恐惧,没有慌乱,只有一种等待已久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期待?
“代善贝勒亲至,看来老汗伤得不轻,后金内部怕是也不平静。他们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局面。我锦州,便是他们选中的目标。”王二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他想拿我们的人头立威,那也得问问我们手里的刀枪,答不答应!”
他猛地一拍地图,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石般的铿锵:“传令!”
“一、全军即刻起,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士卒,衣不卸甲,械不离手!”
“二、城外所有安置流民,除必要工匠及垦荒青壮,其余老弱妇孺,由栓叔统一组织,有序撤入城内预先划定的避难区域!不得有误,不得引发恐慌!”
“三、城外所有垦荒点、工坊,能转移的物资立即转移,不能转移的,就地焚毁,绝不留一粒米,一块铁给鞑子!”
“四、城外预设之烽火台,全部点燃!向宁远求援!”
“五、各营按预定防御方案,即刻进入阵地!大锤守北门及东段城墙,石锁守西门及南段,吴守备,你率本部人马,负责城内治安及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处!”
“六、匠作营,将所有库存火器、箭矢、擂石,全部运上城头!小锤,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确保所有火炮、火铳处于最佳状态!”
一条条命令,清晰、迅速、果决,如同早已演练过无数遍。王二的镇定和有条不紊,极大地感染了在场众人。最初的慌乱迅速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
“得令!”众将齐声应诺,纷纷转身冲出指挥部,奔向各自的岗位。
整个锦州城,如同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王二的指令下,轰然启动,高速运转起来。
城墙上,士兵们奔跑着进入各自的防守位置,检查武器,搬运守城器械。火炮被推上炮位,炮手们紧张地进行最后的调试。火铳手们检查着火绳和定装药包。滚木、擂石、金汁大锅被运上城头关键节点。
城外,原本充满生机的安置点瞬间忙碌而紧张起来。在张老栓和士兵们的组织下,流民们扶老携幼,带着少量家当,虽然面带惶恐,却还算有序地向城内撤退。一些青壮流民主动帮助维持秩序,或者帮忙搬运物资。望着他们亲手开垦的田地和搭建的窝棚,许多人眼中含着泪,却咬着牙,没有太多犹豫。他们知道,城在,家才在。
几处来不及转移的工棚和草料堆被点燃,黑烟滚滚而起,既是坚壁清野,也是向敌人宣告守城的决心。
与此同时,城外几处高耸的烽火台,依次燃起了冲天的狼烟!笔直的烟柱如同擎天巨柱,在晴朗的天空下格外醒目,将锦州告急的讯号,传向西南方向的宁远。
代善贝勒统率的大军,并未给锦州太多准备时间。就在烽烟升起后不到两个时辰,地平线上便出现了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后金军阵。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三万大军的压迫感,远非文字可以形容。沉闷的战鼓声和马蹄声如同闷雷,由远及近,震得人心头发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