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的目光越过王二,看向他身后那支军容严整、眼神锐利的军队,又抬眼望向锦州那虽然布满修补痕迹、却依旧巍然耸立的城墙,以及城外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农田。他的眼中,终于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语气中带着感慨,“老夫离辽不过数月,锦州竟有如此气象!城池坚固,军纪严明,屯田有成,民心安定!王将军,你,果然没有让老夫失望!”
这句话,如同暖流,瞬间涌遍了王二全身,数月来的艰辛、委屈、挣扎,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最高的褒奖。他再次抱拳,声音微微有些哽咽:“全赖督师昔日栽培,将士用命,百姓支持,末将……不敢居功!”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孙承宗摆了摆手,语气转为严肃,“若非你等在此浴血坚守,力抗乱命,这辽东门户,只怕早已洞开!高第之流,误国害民,其罪当诛!尔等忠勇,朝廷已知,皇上亦已知!”
他这番话,既是对王二和锦州军民的肯定,更是对之前那段黑暗岁月的盖棺定论。
“督师一路劳顿,还请入城歇息。”王二侧身让开道路。
孙承宗却摇了摇头,目光投向校场方向:“不急。老夫想先看看,这支能在绝境中守住锦州的虎狼之师,如今是何等风貌。”
王二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孙承宗的意思。这是要检阅部队,直观地评估锦州的战力。
“末将遵命!请督师移步校场!”
校场之上,数千将士早已列队完毕。按照王二事先的安排,步兵、弓箭手、火铳手、骑兵(虽然数量还不多),各依阵型,肃然而立。阳光照在磨亮的枪尖和盔甲上,反射出森冷的光芒。整个校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旗帜的猎猎作响。
孙承宗在王二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点将台。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每一个方阵。他看到了士兵们眼中尚未完全褪去的风霜,也看到了那历经血火淬炼后特有的坚毅和沉稳。尤其是那支打着“王”字旗号的部队,更是透出一股与其他部队迥异的、凝练如一的杀气。
“开始吧。”孙承宗淡淡开口。
王二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令旗。
“步兵方阵,前进!”
“吼!”厚重的脚步声响起,枪盾如林,稳步推进,阵型严密,恍如移动的城墙。
“弓箭手,仰射!”
嗡——!弓弦震动,箭矢如同飞蝗般掠空而起,划出整齐的抛物线,精准地落在远处预设的靶区。
“火铳队,轮射!”
砰!砰!砰!砰!改良鸟铳的齐射声次第响起,硝烟弥漫,虽然装填速度依旧无法与后世相比,但那井然有序的三段击节奏和明显提升的精度,让孙承宗眼中异彩连连。
最后是骑兵的突击演练。虽然只有两百余骑,但马蹄翻飞,烟尘滚滚,冲锋之势依旧凌厉逼人。
整个操演过程,如行云流水,令行禁止,没有丝毫拖沓和错乱。孙承宗自始至终,面色平静,只是那微微颔首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满意。
操演结束,校场上再次恢复寂静。数千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点将台上那位绯袍老者的身上。
孙承宗缓缓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校场每一个角落:
“将士们!”
“本督离辽数月,闻尔等于锦州城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面对数万强敌,浴血奋战,誓死不降!更抗乱命,保境安民,使锦州孤城,岿然不倒!”
“此等忠勇,感天动地!此等功绩,彪炳史册!”
“今日观尔等操演,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战术精熟,更胜往昔!老夫欣慰至极!此乃我大明之脊梁,辽东之希望!”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如今,阉党已除,朝纲重整!皇上圣明,锐意中兴!本督奉旨重返辽东,就是要与诸位一起,整军经武,稳固边防,一雪前耻,复我河山!”
“自即日起,辽饷足额发放,绝不克扣!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望尔等不负皇恩,不负百姓,勤加操练,砥砺锋芒!待时机成熟,随本督,挥师北上,直捣黄龙!”
“大明万胜!”
孙承宗一番话,如同在干柴上投入了烈火,瞬间点燃了全场将士的激情!
“大明万胜!”
“督师万胜!”
“杀鞑子!复河山!”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数年来的压抑和屈辱彻底宣泄出来。许多老兵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孙承宗初次督师辽东、带领他们一步步将防线推向前的那些充满希望的岁月。
王二看着台下群情激昂的将士,看着身边这位虽显老迈却脊梁挺直、目光坚定的老帅,胸中也涌起万丈豪情。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真的回来了。
检阅结束后,孙承宗并未过多休息,直接在临时布置的督师行辕(原锦州守备府)召见了王二及锦州主要将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