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我该将你们尽数斩首,以告慰我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王靖远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让不少降兵打了个寒颤。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大明乃礼仪之邦,讲的是王化,行的是仁政。我知你们其中多数,并非真心为虎作伥,不过是受裹挟,或为了一口饭吃。”
他指了指营地外赵大锤那杀气腾腾的阵列:“看见了吗?我若要杀你们,易如反掌,无需多言。”
接着,他又指向张老栓让人抬进来的几筐杂粮饼子和几捆干净的旧衣物:“但今天,我来,不是给你们送断头饭的。这些粮食,这些衣物,是给你们的。”
这一下,降兵们彻底愣住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杀他们,还给他们吃的穿的?
王靖远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现在,我给你们两条路选。”
“第一条,愿意归降我大明,加入我‘王字营’者,可编为辅兵!我会给你们发放口粮,若有战功,赏赐与汉人士兵等同!你们中善骑射者,经考核后,可入骑兵队,获得战马、更好的装备!在我这里,只论军功,不分蒙汉!”
“第二条,若不愿降,我也不强留。每人发给三日干粮,一百文铜钱作为路费,即刻释放,你们可以自行返回草原,或是去别处谋生!我王靖远以名誉担保,绝不出尔反尔,绝不下令追杀!”
两条路,一生一死,一荣一困,清晰地摆在面前。
营地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远处赵大锤部队旗帜被风吹动的猎猎声。
投降,意味着背叛过去,融入一个陌生的群体,前途未卜。但能活下来,甚至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拿钱走人,看似自由,但草原上部落纷争不断,他们这些败兵回去,未必有好果子吃,一百文钱和三日的干粮,又能支撑多久?
王靖远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这种关乎性命和未来的抉择,需要时间。
终于,一个年纪稍长、脸上带着刀疤的蒙古汉子站了起来,用生硬的汉话问道:“将军……此言当真?真的……放我们走?”
王靖远看向他,目光坦诚:“我王靖远,言出必践。选择离开者,现在就可以到那边领取干粮和铜钱,我的人会护送你们到城外五里,之后,各安天命。”
那蒙古汉子盯着王靖远看了半晌,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丝毫的欺诈,但只看到一片沉静与坦然。他猛地一跺脚,对着王靖远行了一个蒙古礼节,然后大步走向发放干粮和铜钱的地方。
有人带头,陆陆续续又有二十几人选择了离开。他们领了东西,在王字营士兵的护送下,低着头,快步离开了营地,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而剩下的大多数人,依旧留在原地,目光复杂地看着王靖远。
王靖远心中了然,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再次开口,声音放缓了些:“选择留下的,我欢迎!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王字营的一员!我会一视同仁!但,我也把丑话说在前头!”
他的声音骤然转厉,带着一股肃杀之气:“既入我营,需严守军规!令行禁止,违者严惩不贷!若有心怀异志、暗中通敌者,一经发现,立斩不赦,株连同伍!我给你们活路,但若自己往死路上走,也休怪我刀下无情!”
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
留下的降兵们看着那些被释放的同伴离去,又听着王靖远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和侥幸也消失了。不知是谁第一个单膝跪地,用蒙语喊了一句,随即,剩下近八十名降兵纷纷跪倒在地,表示愿意归降。
王靖远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降兵,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真正消化、同化这些降兵,让他们从被迫投降转变为心甘情愿效力,还需要后续大量的工作和时间。
他下令将这些降兵单独编成一队,暂时仍由石锁派人严加看管和观察,同时让张老栓安排人教授他们简单的汉话和军规,并派去负责一些筑城、运输等辅助性工作,逐步磨合。
处理完降兵事宜,王靖远才稍稍松了口气,信步走向伤兵营。林秀儿依旧在那里忙碌着,指挥着辅兵们更换床单,熬煮药汤。她的存在,仿佛让这充满阳刚与血腥气的地方,多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细致。
王靖远没有进去,只是站在营帐外,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她专注工作的侧影。夕阳的余晖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与方才在降兵营中杀伐决断的游击将军判若两人。
林秀儿似乎察觉到了目光,抬起头,看到了帐外的王靖远。她微微一怔,随即垂下眼睑,继续手中的工作,只是动作似乎稍稍加快了一些。
王靖远笑了笑,转身离开。安抚降兵,整顿内务,发展医疗……千头万绪,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