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掠过辽西丘陵,带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也带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绕阳河支流旁一处名为野狐峪的险要地带,此刻已成了修罗场。
人喊马嘶,箭矢破空,火铳的轰鸣与刀剑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死亡的乐章。
阿巴泰率领的两千后金骑兵,如同一条疾驰的毒蛇,意图悄无声息地绕过锦州,直扑那条维系着孤城命脉的粮道。他算计得很好,选择的路线隐秘,行动迅速。但他万万没有算到,他的一举一动,早已通过新盟友喀喇沁部的渠道,清晰地呈现在了王靖远的案头。
于是,这条毒蛇一头撞进了精心编织的罗网。
野狐峪地势狭窄,两侧坡陡林密,正是伏击的绝佳场所。当后金骑兵的前锋毫无戒备地涌入谷底时,等待他们的是来自两侧山腰的死亡洗礼。
火铳队!第一轮,放!
随着狗剩嘶哑的吼声,改良后的新式鸟铳发出了更加清脆猛烈的齐射!砰砰砰!硝烟腾起,密集的铅子如同冰雹般砸入密集的骑兵队列!人仰马翻,鲜血瞬间染红了溪水!
稳住!结阵!冲上去!杀了那些放铳的尼堪!一名后金牛录额真挥舞着弯刀,试图组织冲锋。然而,狭窄的地形限制了骑兵的机动,更要命的是,明军的火铳射击几乎没有间断!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第四排!放!
第五排!放!
狗剩严格执行着操练了无数次的五段击战术。五排火铳手轮番上前,后退装填,射击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道持续而致命的火力网!后金骑兵冲锋的势头一次次被这瓢泼弹雨硬生生打断,在谷底丢下大片尸体。
妈的!这明军的火铳怎生如此犀利?装填还这么快!阿巴泰在亲兵护卫下,位于队伍中后段,看得目眦欲裂。他征战多年,从未见过火力如此密集持久的明军火铳队。
就在这时,两侧山林中杀声震天!赵大锤率领的重步兵如同山岳般压了下来,厚重的盾牌结成长墙,长枪如林,将试图从侧面攀爬突围的后金骑兵死死顶了回去。而石锁的轻步兵和斥候,则如同鬼魅般在林间穿梭,用强弓、劲弩甚至冷箭,精准地点杀着那些试图组织反击的军官和旗手。
混乱在蔓延。后金骑兵空有强悍的个人武勇,却在狭窄的地形和严密组织的步、火器协同打击下,有力无处使。
贝勒!不行了!伤亡太大!撤吧!一个满脸是血的甲喇额真冲到阿巴泰面前喊道。
阿巴泰看着谷底如同被收割麦子般倒下的勇士,心如刀绞,但他知道再打下去,这两千人恐怕真要全交代在这里了。
撤!往后撤!从进来的路口冲出去!阿巴泰咬牙下令。
然而,进来容易,想走就难了。王靖远早已料到这一点,在谷口处,由那些新归附的蒙古降兵组成的骑兵队,在王靖远亲自率领下,如同楔子般死死堵住了退路!
这些蒙古降兵,初临战阵,面对昔日的或,心中难免忐忑。但王靖远就冲在最前面,那面字大旗和认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手中那柄寻常的腰刀,每一次挥出都带着一股决绝的杀气,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他们:别无退路,唯有向前!
杀!为了活路!为了赏银!一个蒙古降兵小头目红着眼睛,用蒙语嘶吼着,挥舞着刚刚配发下来的明军制式马刀,狠狠劈向一个试图突围的后金骑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同伴动手,看到主将如此悍勇,剩下的蒙古降兵也纷纷压下心中的杂念,爆发出草原民族骨子里的凶悍,与试图突围的后金骑兵绞杀在一起!他们的骑术或许不如纯正的女真骑兵,但在这种混战中,那股为了生存而迸发的狠劲,竟也丝毫不落下风!
王靖远一马当先,刀光闪处,一名后金白甲兵应声落马。他目光冷冽,不断调整着阵型,指挥着这支特殊的骑兵队死死扼住咽喉要道。
腹背受敌,士气崩溃。后金军终于彻底陷入了混乱,各自为战,只想夺路而逃。
战斗从午后持续到日落。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脊之后,野狐峪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和硝烟味。谷底、山坡、林间,到处是倒毙的人马尸体,破损的旗帜、丢弃的兵器随处可见。小溪已被染成暗红色,潺潺的水声仿佛也在呜咽。
将军!清点完毕!赵大锤浑身浴血,大步走来,脸上带着酣畅淋漓的兴奋,此战,毙敌一千二百余人,包括贝勒阿巴泰!俘获三百余,多是带伤!缴获完好战马五百余匹,兵器甲胄无数!我军……阵亡二百三十七人,伤四百余。
听到阿巴泰战死,王靖远眼中闪过一丝波澜,随即恢复平静。阵亡数字让他心头沉重,但这就是战争,尤其是以步对骑的伏击战,不可能没有代价。
厚葬阵亡弟兄,记录战功,抚恤加倍。伤兵全力救治。俘虏……按老规矩办,愿降者收编,不愿降者,发放路费,驱逐出境。王靖远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