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笑的指尖在全息触控板上轻轻划过,放大了那片不和谐声音所在的区域。
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在他眼前以三维形态展开,而那股微弱的波动,则像是一条混入清流的、散发着奇异热度的暗红色悬浮带。
它没有固定的物理坐标,却精准地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一线城市最核心的几个片区。
他调动算力,开始进行多维度数据交叉比对。
金融资本流向、市政基建规划、商业繁荣指数……所有代表传统价值的数据层级被一一叠加,却都无法与这条暗红色的能量带完全吻合。
它仿佛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遵循着一套截然不同的逻辑。
当凌笑最终将“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图”和“近二十年二手房价格曲线”这两个看似关联不大的数据层叠加上去时,一切瞬间清晰了。
暗红色的能量带与重点学区的地理范围完美重合,其热度的峰值,精确地对应着那些被称为“老破小”的顶级学区房价格最疯狂的区域。
系统迅速给出了它的分析标签——“概念性能量场”。
这不是黄金或石油带来的物质价值,而是一种更为纯粹、更为狂热的精神聚合体。
系统将其命名为:“教育焦虑聚合体”。
屏幕下方,当前的点数正在以一个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增长,此刻已达到一千五百六十万一千三百五十点。
而这个新发现的“能量场”,根据系统的初步估算,其蕴含的“概念价值”竟然也高达数百万点。
但这种价值,是以无数家庭的财务透支和精神内耗为代价的。
凌笑的眉头微微皱起,这已经超出了简单的资源优化范畴,触及到了一个文明社会深层的价值扭曲。
他正沉思着,一股清新的茉莉花香伴随着轻盈的脚步声靠近。
苏雯端着两份简单的晚餐走了过来,将其中一份放在凌笑手边的空处。
她的目光落在那片刺目的暗红色上,
“还在看那个数据吗?”她轻声问道,声音里没有寻常下属的拘谨,反而带着一种平等的探询。
凌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着她。
自从苏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适应了这份工作,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
凌笑偶尔会抛出一些模糊的方向,而她总能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带回远超预期的深度分析报告。
这一次,他只是提了一句“城市中心区的非正常能量聚集”。
苏雯似乎看懂了他的疑问,主动开口道:“我汇总了近十年国内主要城市的中小学教育资料,对比了欧美、日本等国的教育体系演变,还整合了过去二十年学区房的价格走势、家庭教育总投入与子女成年后收入水平的相关性报告。”
她拿起自己的餐盘,随意地在旁边坐下,用一种近乎闲聊的语气,说着足以让任何教育专家和经济学家震惊的结论:“我发现了一个被严重夸大的相关性。在所有影响下一代成才的因素中,房产的地理位置权重,被非理性地高估了至少百分之七十。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稳定的家庭成长氛围,以及父母能否提供符合孩子天性的引导,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凌笑的眼中亮起一道光芒。
苏雯的结论,与他从宏观数据层面得出的洞察,完美地形成了互证。
他所看到的,是扭曲的集体意识在数据世界形成的炽热“伤疤”;而苏雯看到的,是构成这道伤疤的每一个家庭正在承受的痛苦与迷惘。
“你说得对。”凌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许,“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化为一场不计后果的房产投资竞赛,这本身就是对下一代无限成长可能性的扼杀。他们被动地成为了父母焦虑的投射物,被强行塞进一个用金钱堆砌的、所谓‘最好’的模具里。”
苏雯对此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唤醒他们内在的潜能与热爱,而不是用外在的标签去定义他们的人生起点。”
这一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妙的默契。
他们讨论的不是冰冷的数据或点数,而是关于“人”的成长,关于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对待未来。
凌笑第一次感觉到,身边有了一个能够完全理解他行为背后动机的同伴。
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远比系统奖励的千万点数更能让他感到欣慰和充实。
他不再是那个孤独地与庞大系统交互的神,而更像一个拥有了战友的指挥官。
这份共鸣,也让他的决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转过身,重新面向那片庞大的城市数据投影。
目光从温和转为锐利,如同即将挥下手术刀的顶尖外科医生。
他已经找到了病灶的根源——那并非物理存在的学校或房子,而是盘踞在无数人心中的集体执念。
“系统。”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响,“进行一次精准概念献祭。”
全息界面上,所有的信息流瞬间静止,等待着他的指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