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痕”联络点附近那场“虚惊”,如同一道冰冷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们潜伏道路上潜藏的、无处不在的危机。它无情地提醒我们,在谷正文布下的天罗地网中,任何一丝侥幸心理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老师吴石果断下令废弃了“墨痕”点,并指示我对所有预设的联络渠道和应急预案进行新一轮、更严苛的审视与修订。寓所内的气氛,因此变得更加凝重,每一次外出,每一次联络,都如同在雷区中行走,必须步步为营。
时间在高度紧张与压抑的等待中,缓缓进入三月初。台北的初春,依旧阴雨绵绵,寒意未退。对“朱枫”同志的音讯,我们几乎已不抱短期内的期望,只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内部情报的深化分析和自身安全的极致巩固上。那种漫长等待中滋生的焦虑与无力感,如同潮湿的雾气,弥漫在心头,沉重得令人窒息。
然而,就在这似乎望不到头的黑暗沉寂中,一缕极其微弱、却足以撼动人心的光芒,竟意外地穿透了层层封锁,悄然抵达。
那是一个深夜,细雨敲打着书房窗户。老师仍在灯下研读一份关于敌军东南沿海雷达站部署调整的内部通报,我(聂曦)则在整理近日观察记录的敌军后勤运输车辆频次变化数据。寓所内万籁俱寂,只有钟摆规律的滴答声和纸页翻动的轻响。
突然,书房角落里,那台用于接收最高级别、单向紧急信号的备用收音机(与“墨痕”点不同,这是另一条独立且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线路,代号“回音壁”),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几乎与雨声融为一体的“咔哒”声。声音微弱到近乎幻觉,但在我和老师高度警觉的耳中,却无异于一声惊雷!
我和老师的动作瞬间凝固!老师猛地抬起头,与我交换了一个震惊而又充满难以置信的期盼的眼神。这条“回音壁”线路,自建立以来,仅在接收“朱枫”同志即将赴台的最高指示时启用过一次,此后便一直沉寂。此刻它再次响起,意味着什么?!
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我警戒门窗。他迅速而轻巧地调整收音机的频率旋钮,动作精准得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耳机紧贴耳朵,杂乱的电流噪音中,一阵断断续续、经过复杂加密的、节奏独特的电码声,微弱地传了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师凝神屏息,手指在桌面上极轻地、同步地敲击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破译。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微展,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无疑是一段冗长且重要的信息。
终于,持续了约十分钟的电码声停止了。老师缓缓摘下耳机,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我看到那双因长期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眸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激动、深切慰藉与沉重责任的光芒。
“聂曦……”老师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向我招了招手。
我立刻上前。
“是‘老家’的讯息!”老师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最高级别!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回应!”
他拿起笔,在一张便笺上快速写下破译后的内容,递给我。字迹略显潦草,却清晰无比:
“知秋同志并转密使一号:
近期所获系列情报,尤以东南防务研判及海空军实况为要,价值极大,已呈最高层研阅,深获肯定,为战略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尔等身处虎穴,临深履薄,辛勤卓绝,贡献殊伟。此间同志,无不感念。
然,敌焰正炽,环境尤险,万望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继续蛰伏,静待时机,非有绝对把握,不可轻动。
曙光在前,务必坚持。切切。
家中 庚寅初春”
短短的几行字,我反复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像一团火,灼烧着我的眼睛,温暖着我几乎冻僵的血液。肯定!高度肯定!“价值极大”、“关键依据”、“贡献殊伟”、“无不感念”……这些词语,像久旱后的甘霖,瞬间滋润了我们因长期孤军奋战而近乎干涸的心田。我们在这孤岛上的每一次冒险、每一次煎熬、每一次在黑暗中摸索获取的情报,都没有白费!它们跨越了海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嘉奖,也是对我们存在价值的终极肯定!
而“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继续蛰伏,静待时机”、“曙光在前,务必坚持”的叮嘱,则像长辈温暖而有力的大手,拍了拍我们的肩膀,既充满了关怀,也给予了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的无穷力量和信念。
“老师!”我抬起头,声音哽咽,眼眶发热,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老师的眼中也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但他努力克制着,重重地拍了拍我的手臂,声音低沉而坚定:“看到了吗,聂曦?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老家’知道我们,记得我们!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回沉默的荣耀请大家收藏:(m.2yq.org)梦回沉默的荣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