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兀地亮起,幽蓝的光映着顾溟的脸。
不是熟悉的来电显示,而是一串不断跳动的、经过加密的乱码字符,像某种窥探的电子触须。
顾溟的心跳猛地收紧,刚刚在进行【瞥见之视】练习时残留的、视网膜上跳跃的模糊光斑似乎都因此停滞了一瞬。
他正坐在书桌前,窗外是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试图从那些无序的光影中捕捉一丝微弱的预兆,但这加密通讯的闯入,比任何破碎的预感都更直接地打破了夜晚的伪饰。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信息。
没有寒暄,没有文字,只有几张高压缩的附件照片,沉默地躺在对话框里。
照片拍摄于深夜,视角隐蔽,地点无疑是学校那荒废的旧仓库。
画面颗粒粗糙,曝光严重不足,只能勉强辨认出斑驳的围墙、枯槁的树影,以及地面上杂乱的瓦砾。
然而,真正让顾溟瞳孔收缩的是照片的角落,那里捕捉到了一些绝非自然的光影扭曲。
不是镜头瑕疵,更像是空气本身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拧成了麻花,形成几团黯淡、边界模糊、仿佛在持续蠕动又随时会溃散的色块,散发着一种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的冰冷与粘腻。
紧随照片之后的,是一张简洁却专业的能量波动频谱图,时间轴横跨最近一周,图表上清晰地显示着规律性出现的微弱峰值,像垂死病人不规则的心跳。
旁边有一行冷静的标注:“持续性低强度能量溢出,非自然源,锚点疑似仓库地下结构层。”
发信人,只能是姜砚知。
她不仅找到了他,而且已经像解剖青蛙一样,开始用数据刀片剥离那片区域的异常。
顾溟放下手机,对方的速度和精准度远超预期。
这种被放在显微镜下的感觉,比面对直来直去的灾魇更让人脊背发凉。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灯,日常世界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遥远而不真实。
十几分钟后,顾溟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某个界面极其简洁、需要多层跳转才能进入的加密临时通讯频道。
没有视频请求,只有音频连接建立的轻微滴声。
电脑里传来姜砚知的声音,似乎经过极轻微的失真处理,但那份特有的冷静直接穿透而来,像手术刀划过冰面。
“信息收到了?”她省略了所有客套,直奔主题。
“嗯。”顾溟的回答同样简短,声音有些干涩。
“我的专业是情报分析和现象解构。而你,”姜砚知顿了顿,似乎在挑选合适的词语,“你具备对这类异常能量的‘特殊感知’能力。我推测,这并非简单的直觉或巧合。合作如何?有限度的。目标,理清并评估学校区域内潜藏的异常威胁等级。前提,必要的信息共享。”
顾溟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只有加密频道特有的、细微的白噪音,像是无数幽灵在窃窃私语。
胡尚锋带着警告意味的脸、训练后肌肉的酸痛、那种被无形之物在暗处窥视的寒阴感……这些画面交织闪过。
独自面对未知的危险,力量尚显稚嫩,这是冰冷的现实。
姜砚知展现出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确实是他目前最缺乏的盾牌与眼睛。
权衡利弊,如同在悬崖边行走。
“可以试试。”顾溟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谨慎,“但我有条件。第一,合作范围仅限于调查学校异常,不涉及我的私人生活,绝对不允许将我女朋友汐月卷入其中。第二,所有行动以信息收集和必要自保为原则,不主动挑衅,不进行超出能力的冒险。第三,共享信息的范围和深度,由我判断。”
“很谨慎嘛顾溟同学,可以接受。”姜砚知回应得很快,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我对个人隐私没有兴趣,核心目标是潜在威胁的评估与预警。”
为了展示诚意,或者更准确地说,为了展示实力以确立合作中的话语权,姜砚知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演示提议。
隔着冰冷的数字线路,顾溟似乎听到另一端传来极其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回响音节。
紧接着,一股微弱但绝非凡俗的能量波动感,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竟隐约透过网络传递过来,让顾溟双眸上初生的渊瞳微微共鸣。
“这是我的能力之一,【映刻之镜】。”姜砚知的声音依旧平稳。
顾溟闭上眼,脑海中另一端的景象逐渐构建而出。
一张材质非金非玉、边缘流淌着水银般冷冽光泽的卡片在她指尖凝聚成形,卡片表面光滑如镜,倒映着扭曲流动的虚影。
随后,是极其清脆、宛如冰晶破碎的细微声响,卡片化作碎渣散去,卡片的具现与激活的过程完成了。
“看屏幕共享。”
顾溟睁开眼,屏幕上已经切换了画面。
依旧是那张模糊的扭曲光影照片,但此刻,照片前方悬浮着一面巴掌大小、由纯粹光线勾勒而成的虚幻镜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帷幕:黑夜之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帷幕:黑夜之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