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清凑过去看了看,用手指轻轻碰了碰面团 —— 面团又软又有弹性,按下去能很快回弹。“行啊路修源,还真有你的。” 她笑着站起来,把面盆里的面团整理了一下,然后找了块干净的湿毛巾盖在上面,“让它醒会儿,醒透了再揉馒头。你不是要帮我准备豆沙馅吗?红豆我昨天就泡上了,在碗柜里。”
路修源顺着她指的方向,从碗柜里拿出一个大碗 —— 里面泡着的红豆是陈清清老家寄来的,颗粒饱满,颜色是深红色的,泡了一晚上后,变得胖乎乎的,比原来大了一圈,用手捏着软软的。“泡得真够透的,这样煮起来省时间。” 他把红豆倒进一个铝锅里,又加了两碗水 —— 水要没过红豆,不然煮的时候容易糊底。铝锅也是部队发的,锅底有点发黑,却很厚实,煮东西特别快。
他把锅放在煤炉上,调整了一下炉口的风门 —— 风门开大,火苗就会变旺。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开始冒小泡,再过几分钟,水就 “咕嘟咕嘟” 地开了,红豆在锅里慢慢浮起来,颜色也越来越深,淡淡的豆香味开始飘出来,和刚才的麦香味混在一起,特别好闻。“煮红豆要多煮会儿,煮烂了才好吃,不然豆沙馅里有硬颗粒,影响口感。” 路修源坐在炉边的小凳上,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红豆的情况,还拿筷子戳了戳 —— 刚开始戳不动,后来能戳进去一点,再后来一戳就破了。
陈清清则在旁边收拾厨房 —— 她把刚才揉面时撒在桌上的面粉用抹布擦干净,面粉擦在布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又从橱柜里拿出蒸馒头用的竹蒸笼,放在旁边的灶台上。蒸笼是路修源从老家带来的,用了好几年,竹条有点发黑,却很干净,没有一点霉味。“这个蒸笼还是你上次回家特意带来的,说竹蒸笼蒸出来的馒头比铝蒸笼香。” 陈清清用手摸了摸蒸笼的竹条,上面还带着点竹子的清香。
“那可不,竹蒸笼透气,蒸出来的馒头不粘底,还带着股竹子的清香味,比铝蒸笼强多了。” 路修源掀开锅盖,用勺子舀起几颗红豆,放在手里捏了捏 —— 红豆一捏就成了泥,一点硬芯都没有。“差不多了,该加糖了。” 他从糖罐里拿出几块红糖 —— 红糖是上次在供销社买的,块状的,颜色是深褐色的,用刀敲碎后,颗粒有点不均匀。他往锅里加了五勺红糖,然后用勺子不停地搅拌 —— 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这样红糖才能均匀地融在红豆里,不会结块。
红糖慢慢融化,锅里的红豆汤开始变得粘稠,颜色也变成了深红褐色,甜香味越来越浓,飘得满屋子都是。陈清清走过来,凑到锅边闻了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真香啊,比我妈上次给我寄的豆沙馅还香。”
路修源看她馋得样子,忍不住笑了,用勺子舀了一点豆沙,吹凉了递到她嘴边:“你尝尝,看甜不甜,要是不够再加点糖。”
陈清清张嘴尝了尝,豆沙又甜又糯,一点都不腻,还有股淡淡的红豆香味,比外面买的豆沙馅好吃多了。“甜得正好,不用加了。” 她笑着说,又帮路修源擦了擦锅边沾上的豆沙 —— 刚才搅拌的时候,不小心溅出来了一点。
熬豆沙馅的时候,面团也醒好了。陈清清掀开盖在面盆上的湿毛巾,面团已经发得很大了,比原来大了一倍多,表面布满了细小的蜂窝状气孔,用手轻轻一按,能陷下去一个小坑,而且坑不会马上回弹,闻着还有股淡淡的面香味,一点都没有老面的酸味了。“面醒得正好,可以揉馒头了。” 她喊过路修源,把面盆端到桌上。
路修源擦了擦手,走过来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 —— 面团很软,拿的时候还会轻轻晃动,像块软乎乎的。他在桌上撒了点干面粉,把面团放在上面,又开始揉 —— 这次是揉馒头,要把面团里的气都揉出来,揉得越久,馒头蒸出来越筋道,不会有空洞。他的动作比刚才和面时更细致,一点一点地按压、折叠,把面团里的气孔都揉掉,面团也慢慢从软塌塌变得有弹性起来。
陈清清则在旁边准备包豆沙包 —— 她把熬好的豆沙馅盛进一个大碗里,放在桌上晾凉,又拿了块干净的布,铺在旁边,用来放包好的豆沙包。“你揉慢点,别揉太急,把面揉匀了就行。” 她叮嘱路修源,眼睛却盯着他手里的面团 —— 面团在他手里慢慢变得光滑,颜色也从浅白色变成了乳白色,看起来特别诱人。
路修源揉了大概十分钟,把面团放在桌上,用手揪成一个个小剂子 —— 每个剂子都差不多大,像一个个小小的面团球,摆放在桌上,整整齐齐的,透着股军人的规整劲儿。“好了,你可以包豆沙包了,我来揉馒头。” 他拿起一个小剂子,放在手心,用手掌轻轻揉搓 —— 刚开始是不规则的形状,慢慢变成了圆形,再然后变成了一个光滑的馒头坯,放在蒸笼里。他揉的馒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没有一点褶皱,看起来就像商店里卖的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