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清也拿起一个小剂子,先用手掌把它压成一个圆圆的小饼,然后用手指慢慢捏着边缘,把小饼捏成一个薄薄的圆皮 —— 皮不能太厚,不然咬起来没味道,也不能太薄,不然会露馅。她舀了一勺豆沙馅放在圆皮中间 —— 豆沙馅要不多不少,正好能包起来。然后她用手指沿着圆皮的边缘,一点一点地捏褶子 —— 褶子要捏得均匀,这样豆沙包看起来才好看。她的手指很灵活,不一会儿就捏出了十几个小小的褶子,最后把口捏紧,一个圆圆的豆沙包就做好了,放在路修源揉好的馒头旁边,看起来特别可爱。
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 路修源揉馒头,动作沉稳又快速,不一会儿就揉好了十几个;陈清清包豆沙包,动作细致又认真,每个豆沙包的褶子都捏得整整齐齐。厨房里静悄悄的,只有揉面的 “沙沙” 声、捏褶子的 “轻轻” 声,还有煤炉里火苗 “噼啪” 声,偶尔两人会说几句话,比如 “你这个豆沙包捏得真好看”“你揉的馒头比上次又进步了”,语气里都带着点笑意,暖融融的。
不一会儿,两个竹蒸笼就都摆满了 —— 下层蒸笼里放的是馒头,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像小胖子一样挤在一起;上层蒸笼里放的是豆沙包,圆滚滚的,还能看到顶部的褶子,透着股可爱劲儿。路修源仔细看了看,又把几个摆得有点歪的馒头调整了一下,确保它们之间的距离均匀,这样蒸的时候受热才均匀。“该上锅蒸了。” 他把蒸笼叠放在一起,下层的放在锅里,上层的放在下层上面,然后盖上一个大木盖 —— 木盖是妈妈特意给他做的,边缘裹着一圈布条,这样盖的时候能密封得更好,蒸汽不会跑出来。
盖好盖子后,路修源又往煤炉里添了一块蜂窝煤 —— 蜂窝煤是上个月买的,质量很好,烧起来火苗旺,还没有太多煤渣。他调整了一下风门,让火苗变得更旺,然后坐在炉边的小凳上,看着锅里的蒸笼 —— 蒸汽很快就从锅盖缝里冒出来,带着淡淡的面香味和豆沙甜味,慢慢飘到屋里各个角落,连坐在里屋的陈清清都能闻到。
“蒸馒头要蒸二十分钟,对吧?” 路修源回头问陈清清 —— 他虽然在部队揉过面,却没怎么记蒸馒头的时间,每次都是炊事班老周看着。
“对,二十分钟正好,时间太短没熟,太长馒头会塌下去,不好吃。” 陈清清走过来,坐在他旁边,递给她一杯热水 —— 杯子是部队发的搪瓷杯,上面印着 “解放军” 三个字,“你揉了半天面,喝点水暖暖手。”
路修源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热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他心里都热乎起来。“等馒头蒸好了,先给张姐送几个过去,她上次还送了咱们一碗腌萝卜,脆生生的,配粥正好。” 陈清清看着窗外,风好像小了点,云层也淡了点,“还有李姐,刚才她好像在院子里,闻到香味说不定会过来问。”
“好啊,张姐人好,上次我值班晚了,她还帮你把晒在院子里的衣服收了。” 路修源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还有后勤处的李老兵,上次借小推车他还特意帮我检查了轮子,送两个馒头给他尝尝,让他也知道我不光会揉面,还会蒸馒头。”
陈清清忍不住笑了:“你还想着跟李老兵炫耀啊?小心他让你下次去炊事班帮忙。”
“帮忙就帮忙,我揉的面他们还求之不得呢。” 路修源也笑了,两人坐在炉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 聊部队里的趣事,比如上次战士小王包饺子把馅包成了 “糖三角”;聊老家的事,比如妈妈上次寄信来说家里的麦子收了,今年的麦香特别浓;聊以后的事,比如等春天暖和了,在院子里种点白菜、萝卜,这样冬天就有新鲜蔬菜吃了。
二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锅里的蒸汽越来越多,从锅盖缝里冒出来,在厨房的房梁上凝结成小小的水珠,然后慢慢滴下来,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面香味和豆沙甜味也越来越浓,飘得满家属院都是 —— 隔壁的李姐果然隔着墙喊了:“清清,你们在做什么呢?这么香!是不是蒸馒头了?”
陈清清赶紧站起来,走到墙边应道:“是啊李姐,蒸了点馒头和豆沙包,等熟了给您送两个过去!”
“不用不用,我就是问问,闻着太香了,忍不住想问问。” 李姐的声音带着笑意,“你们自己吃,不够我再去粮店买。”
路修源这时候也站起来,走到锅边,先把煤炉的风门关小一点,然后慢慢掀开木盖 —— 一股热气一下子涌了出来,带着浓浓的香味,差点把他的眼睛都熏模糊了。他赶紧揉了揉眼睛,再看蒸笼里 —— 馒头都蒸大了,比原来大了一圈,白白的,鼓鼓的,用手轻轻一碰,软乎乎的,还会轻轻晃动;豆沙包也变大了,顶部的褶子变得更明显,因为豆沙馅受热膨胀,看起来鼓鼓的,好像轻轻一捏就能流出甜汁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