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你亲自挑选嗓门大、腿脚快的斥候,组成宣慰使团!给老子跑遍草原每一个角落!告诉所有部落,大唐秦王殿下,大唐太子殿下,将于金山之巅,代天封禅!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需遣使来贺!敢有不至者……”
李建成冷笑一声:“视同对天不敬,我大唐王师,必伐之!”
“得令!”
程咬金兴奋得满脸放光,这差事太对他胃口了!
“李靖!”
“末将在!”
李靖踏步而出,气势如山。
“由你总揽封禅大典一切军务、仪程!我要这场大典,成为草原上千年不灭的传说!”
“末将,必不辱命!”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唐军大营如同一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典全速运转。
战争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一股混合着荣耀、威慑与狂热的全新风暴,已然在草原上空凝聚。
李世民走到李建成身边,望着帐外忙碌的景象,心潮澎湃,低声道:“大哥,此举……前无古人。”
李建成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一丝深远的意味:
“二郎,你我兄弟联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后人……只能仰望,无法超越。”
兄弟二人四目相对,突然,啪的一声,李世民一巴掌狠狠的拍在李建成背上。
“刚才议事时你拍了我大腿一巴掌,咱俩两清!”
说完拔腿就跑,他身上的任务可重着呢!
作为一军主帅,又要写奏报,又要问朝廷要人……一堆的麻烦事。
李建成揉着被拍疼的背脊,看着跑远的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
我这二郎啊,越来越没溜儿了,不过,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经过了六天的跋涉,草原的捷报终于传回到长安,当传令军士高举着皇旗,自明德门快马而入,高喊:唐军大胜!突厥可汗颉利、突利被俘!的时候,整个长安——炸了!
捷报传入朝堂,随着内侍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念完整篇奏报过后,一众朝臣包括李渊先是懵了一下,随即便炸锅了!
什么叫秦王率可战之兵十七万,与突厥共计五十万军士斡旋?
什么叫秦王率兵五万余,于三十万突厥军中生擒颉利、突利?
长安的沸腾是百姓的,是发自肺腑的、对强大国家的自豪与对和平的渴望。而朝堂的“炸锅”,则是属于知情者的、混合着震惊、狂喜与一丝荒诞的骇浪。
当那份辞藻华丽、战果夸张的捷报在两仪殿上被朗声念出时,端坐于龙椅上的李渊,嘴角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秦王率可战之兵十七万,与突厥五十万大军斡旋……”
(实际:棋差一招的秦王如果没有太子的帮助估计就没了。)
“秦王率精骑五万,于三十万敌军中生擒颉利、突利……”
(实际:是太子带着神机营先把人轰傻了,秦王带队去捡的人……)
殿下,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两位天策府核心智囊,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一丝……哭笑不得。
这捷报是谁的手笔?用词如此……奔放?这已经不是润色,这是重新投胎了啊!
这封奏报是被李建成稍稍“润色”过的,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给他的二郎添功!
退朝之后,两仪殿后的暖阁内。
李渊挥退了所有侍从,他拿着那份捷报的原文(李世民写完没有被李建成魔改过的版本),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上面清晰地写着:
【儿臣世民顿首。此举得胜尽赖陛下天威,大哥建成于岭南秘密训练之神机营先声夺人,以未知之火器摧垮突厥军心,才得以有此大胜。若非此,儿臣恐葬身于颉利阴谋之下…………儿臣率玄甲军趁乱突进,大哥于侧翼亲率獠兵策应,终擒颉利、突利于万军之中。此战,大哥之功,十居其七……】
后面还附上了李建成关于“劳动改造,以工代赈”的构想。
并且还直言不讳的要让李渊把房玄龄等人给划拉到草原去……
两仪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良久,李渊将那份真实的奏报轻轻放在案上,这才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那气息中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也带着难以言喻的骄傲和复杂。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北方,仿佛能看到那两个让他骄傲无比的儿子。
“来人,传旨!就依这捷报,昭告天下!让史官,也给朕好好地记上这一笔!”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当中带着无尽的感慨:“至于真实的版本……就存档秘阁吧。后世之人,或许能知道,我李渊的两个儿子,在武德六年,究竟做下了一件何等……了不起的事情。”
可在长安的一众朝臣和百姓还在因唐军大胜的消息而震动时,第二天的一封【太子欲率群将于金山祭天,封狼居胥】的奏报,则是直接把人震傻了!
昨日的欢呼声尚未完全平息,酒肆里还在热议秦王的神武,茶馆的说书人刚把“五万破三十万”的桥段编出三个版本,就连平康坊的姑娘们,弹唱的小调都换成了赞美天策上将的新词。
然后,就在这片欢腾的海洋里,第二道奏报,像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了下来!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