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领域:** 他捐赠巨款给曼谷的几家主要医院,用于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了流动医疗站,为偏远乡村的民众提供免费的基础医疗服务。在一次霍乱小范围爆发时,基金会迅速调拨药品,有效控制了疫情,赢得了“功德无量”的美誉。
* **基础设施:** 他出资修缮了连接几个重要村镇的道路和桥梁,这些工程不仅便利了商贸,更让日常出行的民众直接受益。“这条路是李先生出钱修的”,成了最朴素的宣传语。
这些举措,看似投入巨大且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其产生的政治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在广大中下层民众心中,成功地将李金唐与“慈善家”、“实干家”、“关心民生”的正面标签绑定在一起,与曼谷那个高高在上、不断发布打压命令的军政府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种隐形的民心向背,开始在民间悄然形成。
---
**三、渗透于“基层”:构筑政治基本盘**
李金唐的政治野心并不止于在曼谷的权力走廊里安插几个代言人。他深知,真正的力量根植于基层。他的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系统性地强化和扩大在地方层面的政治控制力。
“泰国华人联合会”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互助组织,更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准政治功能的实体。
在东南三府,联合会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开始更深入地介入地方事务:
* 他们支持与联合会关系密切、或干脆就是联合会成员的地方乡绅、商会领袖参与地方议会的选举。
* 通过提供就业、信贷、市场渠道等方式,他们将大量的农户、小商人、工坊主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利益攸关的选民群体。
* 他们甚至开始尝试影响地方法规的制定,例如推动有利于联合会旗下产业的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
在这个过程中,李金唐巧妙地利用了暹罗政治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沙立政府专注于曼谷的权力斗争和边境安全,对偏远地区的控制力相对薄弱。李金唐便在这些权力的缝隙中,悄无声息地构筑起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华人联合会为组织核心、以地方武装为后盾的“国中之国”的雏形。这里的民众,或许在法律上仍是暹罗王国的子民,但在实际利益和情感认同上,已经开始向李金唐和华人联合会倾斜。
---
**四、初见成效与暗藏的危机**
数月之后,李金唐的政治布局开始显现出初步的效果。
当沙立政府再次试图推动一项旨在限制华人资本的法案时,议会中竟然出现了不小的反对声音。几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议员引经据典,慷慨陈词,指出该法案可能损害经济活力,挫伤投资者信心。虽然法案最终还是在沙立的强力推动下通过,但过程已不似以往那般顺畅,这让沙立及其幕僚感到些许意外和恼火。
同时,关于李金唐乐善好施的报道,开始零星地出现在一些不那么受政府严格控制的小报上。尽管沙立控制的宣传部对此嗤之以鼻,但民间关于这位“华人领袖”的正面议论确实在增多。
然而,危机也如影随形。李金唐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政治运作,不可能完全瞒过沙立的情报系统。
一天夜里,苏望海带来了一份密报:“社长,我们在曼谷的人发现,有身份不明的人在暗中调查基金会资金的流向,以及我们与几位议员的接触情况。看来,沙立已经有所警觉了。”
李金唐闻言,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片冰冷的锐利。“意料之中。当他选择对我们动手的那一刻起,这就已经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他警觉他的,我们做我们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新唐村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机械厂轰鸣声,缓缓说道:“政治这条路,一旦踏上,就没有回头箭。沙立以为用强权就能让我们屈服,但他错了。我们现在不仅要和他斗勇,更要和他斗智,斗人心。传令下去,政治布局的力度不减,但要更加隐蔽。同时,‘乙号预案’的准备工作加速。我们要让他明白,**我们既有在议会里和他辩论的耐心,也有在战场上和他决一死战的决心!**”
新的指令被迅速传达下去。李金唐的庞大机器,在商业、军事、政治三条战线上同时高效运转起来。一场表面平静,内里却波涛汹涌的全面较量,已经拉开了序幕。暹罗的权力天平,正在无人知晓的暗处,发生着微妙的倾斜。
喜欢重生1949海外争霸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49海外争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