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有时真能让人突破。
第七天晚上,第九区出了情况。
那晚子时,刘斌巡查路过第九区边缘,忽然停下。他感觉地面有点热,不像平常的地气,倒像心跳。他蹲下摸了摸,指尖传来一丝波动,像水纹,又像脉搏。再看时,什么都没有。
他没声张。第二天一早下令设“静默结界”,禁止任何人进第九区,并派两个守卫轮流看守。
第三天夜里他又来,拿着紫竹笔,屏住呼吸。整夜平静,只有墨莲偶尔闪一下光。
第四夜,月亮升到头顶,银光照满废墟。忽然,地面冒出青光,九个残缺句子缓缓浮现,像古老符文苏醒:
“……魂兮归来,照我故土;
字不成章,心已通古;
若有一人,识得此语……”
刘斌呼吸一紧。
这些字的气息,和《归墟志》开启时很像——那种来自远古、带着悲伤与期盼的感觉。他伸手去碰,字立刻消失,掌心只剩一点温热,像有人隔着时空握了他的手。
他马上掏出纸笔,凭记忆写下每一笔。线条奇怪,扭曲盘绕,不像现有诗体,也不是邪文。但那种熟悉感挥不去,像刻在灵魂里的印记。
他抬头看还在训练的人。
墨客统领带队在第六区练新战诗,声音整齐有力;两个女孩在第二区反复试,终于让纸花悬空五秒,相视一笑;老守诗人盘坐在第五区调息,周身有金光流转,显然已进入“诗心合一”境界。
一切都在变好。
可在这片刻安宁里,他总觉得有什么正在靠近。不是敌人,不是杀气,而是更深的东西,藏在诗的缝隙中,等一个能听懂的人。
他把写的残句折好塞进袖子,回到第九区边缘。取出紫竹笔插进石缝,用来感应地面动静。他坐下闭眼等待。
风穿过断柱,发出低鸣,像古老的叹息。远处传来一句诗的尾音,突然中断。墨莲的光闪了一下,像回应某种召唤。
刘斌睁开眼。
地面又出现那几个字,这次多了一句结尾:
“……便知我从未真正离去。”
他猛地站起,心跳加快。
这不是假的,也不是鬼魂游荡。这是一种“诗忆共振”——只有诗的情感极强,又被特定频率唤醒时,才会在空间留下痕迹。而这些字,明显带着张红的气息!
他蹲下,手指描摹最后一个字的轨迹,指尖微微发颤。这不是文字,是她的意识碎片,是以诗留下的最后信息。
“你还在这里……”他低声说,“你想告诉我什么?”
接下来三天,他寸步不离第九区。白天指导训练,晚上守候异象。终于,在第八个子时,地面再次浮现文字,这次更完整:
“九柱裂,诗脉断,
归墟启,魂难安。
唯有真心承遗志,
方能重续断章篇。
……莫忘春夜灯下语,
同书万古辞。”
刘斌全身一震。
这是《春夜别》的续写!是她想写却没能写出的部分!
他立刻取出玉盒中的墨核,放在石台中央。墨核感应到诗句,缓缓浮起,放出蓝光,和地面文字交相辉映。同时,其他八根断柱也开始震动,金纹逐一亮起。
一场跨越生死的诗力共鸣,正在发生。
他知道,这不只是遗言,更是一把钥匙——通往《归墟志》秘密的钥匙。
而张红,从未离开。
她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刘斌站起来,面向东方。
太阳快要升起,新的一天来了。
他解下紫竹笔,郑重插进主台遗址的裂缝中,大声说:
“从今天起,诗魂淬炼营正式授衔!凡通过九区考核的人,都能获得‘承志者’称号,列入北陵新名册!”
声音传遍四方,群山回应。
从此,这片废墟不再是终点,而是起点。
诗未尽,魂不灭。
只要还有人愿意听,那些逝去的声音,终会在文字中重生。
喜欢诗魂封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诗魂封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