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三楼的卧室里,只余下窗外偶尔路过的车灯,在天花板上投下短暂流转的光影。白日的喧嚣与忙碌早已沉淀,只剩下身边人清浅的呼吸声。
小颖侧躺着,整个人如同寻求庇护的藤蔓,紧紧依偎在王刚身侧,脸颊贴着他温热的胸膛,手臂环抱着他的腰,仿佛这样才能汲取到足够的安全感。王刚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身体的紧绷,以及那细微的、不易察觉的轻颤。
“老公……”她的声音从胸膛处传来,闷闷的,带着白天压抑了许久的忧虑,“我心里还是不踏实。”
王刚没有说话,只是收紧了环抱着她的手臂,用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发顶,无声地鼓励她说下去。
“你看,我们店里生意刚有点起色,群里也慢慢有了人气,大家干劲都挺足的。”小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疲惫,“可对面……对面那么大一个超市就要开起来了。我听刘阿姨和妈打听来的,人家那是真有钱,装修、货源、价格,肯定都比我们强太多了。我……我怕到时候,咱们这半个月的努力,又白费了。生意一下子冷清下去,爸妈和英妈嘴上不说,心里肯定难受,小鲸鱼的兴趣班……”
她没再说下去,但王刚能感觉到她环在自己腰上的手又收紧了些,那未竟的话语里,是全家人对未来的恐慌和对再次陷入困境的恐惧。
王刚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泛起细细密密的疼。他知道小颖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那是基于现实最直接的判断。他深吸了一口气,胸腔的起伏让小颖微微抬起了头,在朦胧的夜色中,他能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水光和那份依赖。
“傻丫头,”他低下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低沉而温柔,“别自己吓自己。你看,我们这半个多月,不是做得很好吗?”
他试图用事实来驱散她的不安:“你想想,我们没做群之前,周六能卖到三千多就顶天了。今天呢?接近四千了。这多出来的近一千块钱,是靠什么来的?不就是靠你每天在群里发消息,靠英妈热情拉人,靠我们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人气吗?”
“可是……”小颖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王刚打断她,语气坚定,“这才半个多月,我们就有三百多个愿意关注我们、在我们这里买东西的邻居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这条路走对了!等对面那家‘超越果蔬’装修好,起码还得一两个月吧?到那个时候,我们的群会更成熟,里面的顾客会更多、更稳定。这就像我们修了一个自己的小池塘,里面养的都是认我们这家店的鱼。大超市像大海,能吸引很多鱼,但我们池塘里的鱼,只要我们把水草养好,氧气给足,它们就愿意留在我们这里。”
“池塘……”小颖喃喃地重复着这个比喻,似乎被这个形象的说法触动了一下。
“对,池塘。”王刚肯定道,“而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在这样,等着顾客上门,或者只是在群里发发特价信息。我们要把这个池塘经营得更有吸引力,让里面的鱼觉得,在我们这里待着,比去大海里漫无目的地游更舒服、更方便。”
“那……我们还能怎么做?”小颖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仰头看着他,黑暗中,她的眼睛像蒙着一层水光的黑曜石。
王刚感觉时机到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用闲聊般的语气,开始描绘他脑海中构想的蓝图:
“首先,是**送货上门**。”他抛出了第一个想法,“你看我们群里,肯定有不少是年轻人,上班忙,或者家里有老人孩子不方便出门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对附近几个小区,设定一个起送金额,比如二三十块钱以上,就免费给他们送过去?哪怕一天只有几单,这也是我们独有的服务,是大超市那种庞然大物反应不过来的。”
小颖想了想:“送货……爸或者你去送吗?那店里忙不过来怎么办?而且万一送的菜顾客不满意……”
“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王刚耐心解释,“刚开始单量少,我抽空去送,或者等下午不忙的时候集中送一趟。至于不满意,我们提前说好,当面验收,有问题当场解决。这考验的是我们的诚信和服务的细致。”
他顿了顿,继续说第二个点子:“其次,我们可以搞**预订服务**。卖一些我们店里平时不常备,但可能有人需要的高档货。”
“高档货?”小颖疑惑。
“对,”王刚点头,“比如一些比较贵的、不常见的进口水果,像车厘子、山竹什么的,逢年过节肯定有人需要。或者,一些包装精美的礼品盒,走亲访友用得上。再比如,一些比较难养活、我们不敢轻易进货的海鲜、河鲜,像大闸蟹、多宝鱼之类的。甚至,我们可以去联系一些乡下收来的、真正吃粮食长大的土猪、土鸡土鸭,虽然价格贵点,但品质好,肯定有讲究的顾客愿意买。”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在群里提前发布预订信息,统计好数量,再去进货或者联系货源。这样我们几乎没有损耗,资金压力也小,还能满足顾客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叫什么?这叫**定制化服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2yq.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