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吴文远抚掌赞叹,“此议一出,既可堵住临安那边‘正统久虚’的口实,又将主动权抓回我们手中!只是……江南各方,尤其是杨弘毅等人,会同意吗?”
“不需要他们完全同意,但我们可以逼他们不得不考虑。”陈策成竹在胸,“将我们的提议,与临安那边拥立永王的动议,同时摆在台面上。让他们自己去权衡,是接受一个我们主导、但相对稳妥的‘摄政’方案,还是去支持一个前途未卜、可能引发内乱的‘另立中央’?”
这是阳谋。
将选择的难题,抛给了江南的各方势力。
计策已定,云起营这部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告江南士民书》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字字泣血,句句诛心,将“抗狄”与“团结”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赢得了大量底层百姓和部分有识之士的共鸣。
赵铁鹰的察事营则如同幽灵,在暗处搜集着各种“黑材料”,虽然暂时引而不发,却让临安那边的人感到如芒在背。
石破天的兵马调动,更是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宣告了云起营在江南的军事存在不容忽视。
而陈策提出的“设立摄政议事府”的动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江南官场和士林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支持者、反对者、观望者吵作一团。
压力,最终传导到了江宁知府杨弘毅这里。
他既是江南地面上的实权官员,又与陈策有过接触和合作,成了各方势力争取和施压的关键人物。
数日后,杨弘毅再次向陈策发出了邀请,这一次,并非私宴,而是一场在江宁府衙举行的、有众多江南官员和重要士绅参与的“咨议会议”。
显然,他是想借此机会,探明陈策的真实底线,也为江南各方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
清凉山别院内,陈策整理着衣冠,准备赴会。
“军师,此去恐是鸿门宴啊。”吴文远担忧道。
陈策神色平静,眼神深邃如古井:“是不是鸿门宴,去了才知道。但无论如何,这‘名器’之争,今日必须有一个结果。”
他看了一眼铜镜中自己年轻却已显沧桑的面容,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出。
金陵城的风云,将在这场府衙会议中,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而陈策,已然做好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拔剑相向的准备。
喜欢谋天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谋天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